嘿,说到吃,咱老子那可是个行家,今儿个吕家的饭局,那叫一个丰盛,简直是舌尖上的盛宴啊!醋溜鱼,酸中带甜,嫩滑可口,像是春天里第一缕细雨,温柔地唤醒了你沉睡的味蕾;火腿黄芽菜,金黄与翠绿交织,香气扑鼻,仿佛把秋天的丰收都装进了盘子里;还有那醉虾,一个个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带着酒香与虾的鲜美,简直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白切羊肉、虾爆鳝、鸡血豆腐羹、炒冬笋、走油肘子……每一样都是人间极品,吃得老子我是心满意足,直呼过瘾!
黄宗羲和顾炎武这两位老兄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地夸赞吕夫人的手艺,那场面,就像是一群饿鬼投胎,就差没直接抱着盘子啃了。饭后,他们抹了抹嘴,带着几分酒意,又回到了书房,继续他们未尽的话题。
吕留良往椅子上一靠,那架势就像是要开堂审案的大老爷,一脸严肃地问起了“明史”一案的来龙去脉。顾炎武叹了口气,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这明史啊,本就是部直言不讳的史书,对那满清鞑子自然是不留情面。想当年,这稿子还是朱国桢相国的心血之作,提到那关外建州卫的事儿,哪能有好话?可偏偏有人不信邪,愣是要把它刊行于世。”
吕留良点了点头,接过话茬:“这我倒是有所耳闻,湖州庄家花了大价钱,从朱相国后人手里买下了这明史原稿,本想借此扬名立万,却没想到一脚踏进了鬼门关。”说着,他还摇了摇头,一副惋惜的模样。
黄宗羲则是一脸愤慨:“说起来,这庄家也是倒霉催的。南浔镇上的富户虽多,但像庄家这样因书招祸的,还真是少见。庄允城那老小子,本以为做了件好事,哪知道给自已挖了个大坑。”
于是,三人便开始细细道来这背后的曲折故事。原来,庄家的儿子庄廷鑨,本是个满腹经纶的书生,只可惜天妒英才,读书读瞎了眼,心中郁闷难当。一日,一个姓朱的少年手捧着朱国桢相国的遗稿前来抵押借钱,庄允城一看,觉得这遗稿非同小可,便慷慨解囊,不仅没要抵押,还答应帮忙保管。庄廷鑨得知此事,心中燃起了写史的念头,于是召集了一群士人,夜以继日地编纂起了《明书辑略》。
书成之日,庄廷鑨却因劳累过度,撒手人寰。庄允城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也为了家族的荣耀,毅然决定刊印此书。这《明书辑略》一出,果然轰动一时,销量火爆。可谁能想到,这看似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湖州归安县的知县吴之荣,一个典型的贪赃枉法之徒,被革职后还想着捞点油水。他找到庄家借钱,庄允城也是个有骨气的,瞧不起他这等小人,只扔给他一两银子打发走了。吴之荣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可当他看到桌上的《明书辑略》时,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他先是假意奉承庄允城,哄得他心花怒放,然后趁机顺走了几本书。本想着这不过是几本破书,没什么大不了,可谁知,这一翻,却翻出了金叶子,更翻出了足以让他翻身的“宝贝”——犯禁的文字。
老子听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心里那叫一个感慨。这世道啊,真是乱得跟一锅粥似的。这些读书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历史的真相,不惜以身犯险,到头来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在用自已的方式,与这个不公的世界抗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