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奇门学习法:威力
可能你会觉得记忆术普普通通,那么我就专门说一说记忆术的威力吧!
这本书直接道出了我一个月背完4级单词的秘密。其实我舍不得分享,但很有必要分享给你。
我接触到记忆法的时候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学完之后我当时就有一个念头——回高中复读。
我还特地去问了我母亲的想法,他说就这样吧,考研考个好的学校就行,把心思放在考研上。
我想了一下也是。从此开始我的大学生涯一路开挂,犹如神助,门门功课都名列在前。
我也是用此书中的方法一个月背完4级单词,6级单词也是用了一个月,其余时间都在刷题,
所以备考4级用了3个月,考了500多点。备考6级用了4个月,考了也近500分。
一个小时记100个单词不在话下。3天可以背完道德经。亲身经历,所言非虚。
因为当时一门心思都在英语上,业课有所荒废,所以都是考试前一星期复习的,但也都名列在前。
所以有此方法的帮助,我大学过的很是轻松。一直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自已感兴趣的东西。
当时接触的书非本书,但此书更加详尽。当时我买的是东尼博赞的一系列,有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等系列。
现在的考试属于“背多分”,所以有福报的宝子们刷到此书要用心专研,不用特别复杂的训练,基本认真看一遍就会。
如果想要成为厉害的记忆者,那还是需要训练一段时间的,普通人多用就能学会。
啊,实在不想分享,因为这是我的学习宝藏,但考虑到很多宝子们还在死记硬背,我就担忧。
这回我又买回了这本书,再练习练习,期待变得越来越厉害。
再说说奇门学习的核心内容。
记住:高明的人都爱下笨功夫。
学易经的都知道,易经就那几千字,但我们干这行的离开这几千字不行。所以无论学奇门、六爻、梅花等等,都要把这本书研究万遍不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它本来就难读,如果再不仔细研究,那岂不是就废了。这是笨功夫,学奇门的要以易经为根基。
学一门技术要心笨,因为最有智慧的人往往都是大智若愚、宠辱不惊的。把那门技术的底层逻辑研究明白就足够应付大多数情况了。
就好比鱼不学游泳跑快点,很快就会被别的大鱼抓住吃掉,没有一个鱼去研究入定不动的。
你仔细想想,飞鱼飞起来是不是为了跑的更快。一边飞一边游是别人的看家本事。都是为了跑的更快。怎么样?不离大旨吧。
你可能就要问了:学奇门怎么笨起来?
上面已经说了。先研究易经。把它的形成原理也给弄明白。两本书就够了,一是《周易尚氏学》,二是《易经》。
周易尚氏学研究的是易经的形成原理,讲的很详细,我买了两本一样的。一本用来拆书,一本留在家里系统的看。
还有,不要看虞翻的书。
这本书是我不离身的一本,另外一本就是记忆法。
已经被我用txt存在iPad里面了,每天听或读一遍。我也是2010年开始发现它很重要的,学啥都离不开,这是心里话。
悟到这点后后悔不已,因为我觉得自已走了太多弯路。学经说不急不弃不求大,我之前是着急放弃求快速。
解局的时候有所依据总比自已瞎琢磨咋取象来的实在。
说到学习的威力,我不得不谈下面的内容,不要认为我在打鸡血。
其实你拥有的就是你当下的时间和精力,珍惜时间和精力,你把它花在哪里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看过ted的一篇演讲后,我非常认同其中的一句话:我们拥有的仅仅是当下的时刻。所以善用你的精力和时间。
信息流只会消磨殆尽你的时间,的确,他消了你的孤独,带给你了激动和期待,你一度度期待更多的信息流,
所以你花了大量的时间花在上面,从而消磨时光。一转眼已经是几个小时过去了。
但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主流,所以你想平庸就继续毫无节制地使用吧。
我对我弟弟说:如果你想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那就对你的手机好点。它会满足你的。
我回头一回顾,市面上长篇大论的笔记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耐心看了,因为你顺从短平快的信息流的影响下,你的脾气会越来越急躁,
试想一下:你下学后,有多久没有沉浸式体验读书的乐趣了?
人与人之间的最最主要的差距是智慧福德。智慧可以通过阅读实践获得。
没有什么比提升智慧和福德更内核的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没有什么比提升智慧和福德更内核的了。
没有什么比提升智慧和福德更内核的了。
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
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你要深入经藏,然后就具有了智慧。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悉达多说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培养这些,浩如烟海的经藏我之前也畏惧,但当你决心踏足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生命的长度何尝不是浩瀚无边,此身不改变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