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赵天赋的心腹。
所以他们能在赵天赋面前说一些。
看似政治不正确,却是最大的政治正确的话。
比如,愚民。
让民众不识字,可以掌握各方面的隐形福利。
譬如法律的解释权。
哪怕皇帝的圣旨在面前,说征税两成。
官吏也可以睁着眼说瞎话,说征税五成。
反正你不识字,而且你还不认识路。
你更不认识官衙里边的人。
你特么告我去啊!
要是农夫识字,这特么就坏了,一纸诉状递到县老爷那里。
这特么就是舆情啊。
这是治下有贪官污吏啊。
有些事情,上了称,就值千金,不上称,一文不值。
这个字,就是上称的渠道!
本质上对于知识的垄断,和对文字的垄断,就是对信息的垄断,也是对信息传播的垄断。
这一点,对于官僚来说,对于统治者来说。
很重要。
舆论管控,很重要!
但是赵天赋并不这样想。
自始皇帝焚书坑儒大用法家开始,关于愚民的政策,就从未停止过。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揣测上意,主动将儒家阉割,制作出来儒学。
以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统治者青睐的唯一思想。
在儒学的影响下,发展出来的忠君爱国,愚忠愚孝的思想,蔓延了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
到了明清时期,文字狱大兴,时人甚至以不识字为幸。
“幸好我特么不识字,要不然抓的就是我了!”
赵天赋认为,识字,反而是进一步的愚民。
在提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对民众的观念进行更改。
这难道不比让群众什么都不知道要强吗?
近代华夏之所以没有出现大毛九十年代那.....(略,不再讨论)
赵天赋试着和这些人解释。
“如果民众都识字的话,对于官吏的管理,会减少许多负担。
更是可以让民众从事更多行业的工作。
难道人人不识字,只有大家识字,大家封闭成为一个新的东林党,坐在这些人的头顶上。
成为之前压迫你们的那些人。
你们就很骄傲了吗?”
林启征说:“大人,我等并非是拒绝让他们认识字,只是觉得不公平。
他们本来就是被咱们解救来的奴隶,不仅吃喝和咱们一样也就算了。
还能和咱们一样分到土地,还能和咱们一样接受教育。
那该如何给兄弟们交代呢?
该如何让之前的兄弟们奋勇作战呢?”
赵天赋叹息。
他知道这一代人的思想已经很难扭转了。
他们已经度过了刚刚起家的那个艰难的时代,要开始瓜分成果划分阶级了。
如果他这个操盘手不能给他们划分合适的蛋糕的话。
他们可以跟着一个大明的赵大人,也可以跟着另外一个大明的陈大人李大人。
人,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是最清楚最明白的。
只是他没想到会在这一步爆发出来。
赵天赋临时退步,“军官以及官人的孩童,可以免费入学。
工人以及农夫的孩子,将会在工农学校入学。
官人学校免费,且供饭。
工农学校每日需缴纳三两粮食,也供饭。
但相当于让他们自己交粮食吃饭了。
官人学校可以教授天文地理,工农学校则是教授四书五经以及部分算数和地理物理。
想要学字的话,就去工农学校,学会了三百个字,可以去招工。
军官这边,识字达标的话,优先从军。
你们看这样可好?”
众人的脸色都好看起来。
是了,他们可都是官老爷了,怎么能和那些农夫一样呢!
赵大人真是对这些农夫太怜悯了!
周挺看到众人的面孔,没有在会议上提出开辟第二个营地的说法。
在会议散去之后。
周挺在营地一侧的帐篷中找到了赵天赋。
“大人。”
“周挺啊。”
赵天赋有些颓然,他见识过后世的人,所以将这一个世界的人的素质也想的很高。
但实际上一想,他们这些人,和临时构成的海盗,又有什么区别呢?
和太平天国的人员构成相比,他们这一伙散兵游勇,有甚至超过的地方吗?
甚至还比不上太平天国的人。
起码人家早期确实提出来了耕者有其田的天下大同思想。
但他们这些人,只能被称之为海盗和海匪。
太平天国尚且因为分蛋糕不均而闹得散伙,他们出现事故,也是应该的事情。
但赵天赋却不能说什么。
林家在营地起步阶段参与过深,犹如刘邦与吕后。
他此时与林家闹掰,反而不一定是谁赢。
这次会议竟然因为一个小议题搞的不愉快。
威望不足是一个原因,小看了斗争是永恒存在的是另外一个原因。
最重要的却是他们营地的发展根本没有站住任何一个目标!
他们临时的目标是光复大明!
这个脚站错了!方向错了!
周挺见过赵天赋,“我知道大人心中的苦恼。”
“林家本质上只是一个农夫家庭。”
“从林大成起家,到现在,撑死不过十年时间。”
“暴发户是没办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的。”
“即便是在小事上能看出来一些才干,等到了大事上面,还是会被面前的东西冲昏了头脑。”
赵天赋摇头,这次其实不只是林家,还有其他的,例如难民中已经步入高层的人。
他们是最后步入高层的,但也是最先背叛出身的。
这也算是另类的皈依者思想。
周挺说:“广开民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群人比较短视,他们认为人认识了字,就能当官。
而当了官,他们这些不识字也不想识字的人就会受到影响。
这才是根本的逻辑。”
“他们并不知道识字只是选拔的渠道。
如果大人想的话,这个渠道可以是赛马,可以是游泳,甚至可以是谁吃的多吃的快。
这才是应该抢夺的权利,而不是所谓受到教育的权利。”
赵天赋说道:“那你是什么想法?”
周挺说:“倒是觉得识字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万一有不识字的人遇到了冤屈,也有读书人为他说话。
不至于被官吏勾连,上下欺瞒,下面连饭都吃不起了,上面还觉得一片歌舞升平。
读书人多了,聪明人也就多了,聪明人多了,好用的工具就会越多。
咱们营地也就会越发强盛。
营地强盛了,咱们这些当官的才能更加舒服。
而不是限制住营地的发展,省的营地中出现更多的官员影响自己的位置。
这是不对的想法。”
赵天赋说:“你说的欺瞒的这个事情,不仅仅是识不识字的问题,还有体制的问题,渠道的问题。
林启锋,不适合做这个官了,他一定会瞒报的。”
凡是林家人犯下的事情,他是一定会瞒下的。
而其他人,现在可以找到他,等到人多了以后呢?
有冤屈该找谁呢?
这一场会议暴露出来的事情太多,几乎让赵天赋有些猝不及防,但也有些庆幸。
这要是等到步兵几万人的时候暴露出来。
岂不是第二个太平天国?
周挺拱手,“属下愿意帮助赵大人整顿军纪。”
赵天赋摆手,“不必,我心中已经有数,你找我来有其他事情吗?”
周挺说:“我想在朝鲜或者日本的九州开一个基地,湾岛也可以。
先将大陆上的难民接到岛上,然后再慢慢往回运送。
不然大明的难民太多,运输不来的话,我心中有些难过。”
赵天赋沉吟片刻,问道:“周挺,你觉得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周挺说道:“大人应当不是为了复明,大人应当是梨洲先生或者宏甫先生的拥护者。”
梨洲先生是黄宗羲,他现在还只在小部分区域出名。
但是宏甫先生比较出名,李贽,被誉为最离经叛道的大儒。
他熟通四书五经,但又使劲批判四书五经,批判理学,批判君主。
基本上孔孟儒学怎么来,他就反着来。
赵天赋说:“有些类似,但又不是他。”
“我想要让天下大同,耕者有其田,人人富足,天涯海角乘坐车船一日可达。
孩童都有学上,能学到一个足以养活自己的本领。
官员不再是特权而是服务者,农民和工人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周挺摇头,“大人愿望实在是太宏大,农民和工人是做不了这个社会的主子的。
二者都是愚笨的人,他们如果聪明了,就不是农民和工人。
大人如果说商人的话,我还有几分认同。
我与红毛夷人曾经有过交谈。
他们谈论说,在遥远的西方,城市会用各种方式与自己的君主谈判。
从而让商人成为城市的主宰。
现在纵横南洋的各个国家中,红毛夷人是最早成功排除了君主的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
所以我想过,如果是一群商人坐下来如同行会谈论生意一般谈论国家大事。
那么会不会比皇帝一个人做出决定要好一些。”
赵天赋抬起头来。
周挺这个思想比他们更为激进,也更为危险。
但却已经基本触及到了资本主义共和国的第一个要求。
商人,当家做主,或者说,资本家,获取政治权利。
大明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主义革命的前提,那就是充足的商人和产业工人。
但是大明的农民阶层,却更加的根深蒂固,比工人阶级更强大。
就如同现在的岛上的林家和刚才的拥护者。
他们的视角更加狭窄,更加倾向于保守和贪恋土地以及仅有的权利。
甚至连读书识字这一项权利,都想要死死的限制在自己这一片区域内。
让其他人永无翻身之力。
赵天赋并不想建立一个军事极其发达但是其他极为落后的封建科技帝国。
他需要周挺这样的人。
越多越好。
赵天赋意识到,他该需要找一些投资者了。
或者是,让领地的工业和商业启动起来了。
寻找投资者的第一步或者启动工商业的第一步。
就是亮出自己的商品。
或者是,亮出自己的獠牙。
“我们应该先在南洋占据一个据点。”
“用来和南洋做贸易。”
周挺惊讶,“南洋的土地...基本都是有主之物。”
两牙和荷兰以及各大土国打的难舍难分。
他们这个小体量插进去,合适吗?
赵天赋说,“制作一批特殊的贸易枪,这将是我们的主要商品。”
这将是一场商业蒙骗....
用步枪表现,然后用步枪的钱,把这一批贸易枪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