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认识了一下王牧和他的小兄弟们。

赵天赋也都给予了夸奖。

随后,有轻车熟路的职业官僚给这些难民分配工作和房屋。

粮食的话目前还比较充足。

目前土地还在不断向外开垦,如今已经有了超过四千亩可种植土地。

有三千亩已经种上了小麦。

有了原始的化肥,尤其是海底淤泥这种不用多么费力就可以堆肥成功的化肥。

土壤的肥力不用担心。

稻麦复种制如今看来不仅能一年两季,一年三季问题也是不大。

赵天赋还准备引进棉花。

这玩意原产地就在印度。

目前在东南亚也广泛种植,在南宋时期就传遍了南方,元朝时候还有个叫做黄道婆的人改进了棉纺织机。

让华夏棉在世界上也拥有了竞争力。

安置好了之后,营地中的人口接近一千七。

赵天赋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

参与会议的人有周挺,林启征林启锋,刘安,胡猛,周利,匠工目前的试百户朱力。

还有几个试百户,都是原本赵天赋的家仆或者是林家的人。

还有赵天赋的两个夫人。

在已经被盘的圆润发光的木桌椅上一座,赵天赋这才有了一点已经创业半成功的感觉。

一大桌子十几个人,现在都得听他的。

赵天赋说:“现在我说一些事情。”

“主要就是概括一下咱们这一年的工作内容成果。”

“以及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首先,工作内容成果。”

“我们成功的开辟了这一片属于大明的新土地,人口增长至一千七百余人,其中农户九百余人,士兵五百人,匠人贰佰人。

行政官50人。

开垦土地4000多亩,已经种植土地3000多亩。

夏季收获90万公斤粮食,目前存有四十五万公斤粮食。”

粮食有些地方喜欢用石,后世有些时候喜欢用吨。

但是赵天赋这时候用了公斤。

用公斤,这个数字会比较有冲击力。

会让大家有底气,哦,我们即便是明年什么都不干,我们都不会饿肚子了。

“这是农业。”

“目前,我们的军事力量也十分的雄厚,非全职士兵九百人,全职士兵五百人。

虽然这五百人有时候也无法全部脱产,但至少每天的训练量已经跟上。

并且全部配备了新式步枪,正在熟悉新式作战流程。”

相对于燧发枪的排队枪毙,更高精准率和更高射速的步兵,比较适合采用步兵小组的方式进行作战。

无论是应对骑兵还是重装步兵,小组作战方式都已经用实战证明了,有卓越的成效。

这是跨时代的碾压。

当三百个英国枪兵覆灭了整个僧格林沁重装骑兵集团并只有三人轻伤的时候。

清朝人才意识到,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现在,这一场改变,将由赵天赋来拉开序幕。

“在海上力量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六艘船,除了两艘较大的船用来运输之外。

我们将拆解其中三条较老的船只,将其中能用的部件留下,不能用的劈叉烧掉。

我们要制作一个新的船,名为飞剪船。”

“在政治和民生方面,我们配备了完整的民间社区管理体系,以二十人为一保,设立专任保长。

并设立民间宣讲员,普及政治命令讲解与现有营地规则。

今年建设房屋250间,其中100间为瓦房,150间为木屋。

基本解决了所有人员的住宿问题。”

“今年缝制各类衣物500余件,并未普及所有人员,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点,放在之后说。”

“以上是对今年情况的一个年终总结。”

“农业,人口与住宅,军事与海上力量,以及社区管理方面。”

“下面是我对明年的一个展望。”

“首先,是农业方面。”

“我希望明年的时候,我们的开垦土地可以达到三万亩,或者更多。

工业能够从农业中脱胎,形成完全脱产的工业生产,并且在营地中形成合理的交易场所和完善的交易体系。”

“人口方面,明年由于新式船只的制作和大明形势的剧变,我希望营地这边的总人口能够突破一万。

并保证有充分的住宿和衣服保障。”

“军事力量方面,我和几位匠人讨论了一下,新式船只的制作,营地明年会再次培养出二百名专任匠人。

脱离农业,来全职加入船只制作。

这样大概六个月的时间,可以制作出一艘新式船只。

当然,匠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第一艘船只下海之后,第二艘船的建造时间很有可能会缩短到四个月或者三个月。”

这个时间是考虑到了拆解旧船有许多零件可以复用。

如果是从头来过的话,一年多的时间都不一定能造出来一艘船。

造船就和造坦克一样,是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体系的能力。

跟手搓步枪这玩意还不太一样。

目前赵天赋营地的人口还是太少了,生产力也跟不上。

换成洪武或者是永乐年间的大明,一声令下,一个月就有百八十条大宝船能下海。

“军队人员方面,决定拿出三百人来作为海军培养,其他二百人作为陆战队。

此后征兵和招军,先以海军为主,陆军为辅。”

陆军和海军的战斗方式不太一样,在栓动步枪时代也是如此。

“最后是政务治理方面。”

“目前新营地既然已经有了雏形,那么各种官职,也该分配清楚。”

“大明皇帝现在远在南京,对于咱们营地,先帝已经给我了密诏。”

“我之前担任大明翰林院编修,承担的就是为陛下草拟诏书一职。”

诏书的草拟有许多流程,还有防伪手段。

有的皇帝一式两份有的一式三份。

谁敢伪造谁就九族退出生物圈。

但是崇祯皇帝小绳子一搭死了,整个京城的六部现在原地转头,变成了满清的六部。

突出的就是一个死无对证。

于是赵天赋拿出诏书来,递交给在场所有人。

大家伙都眼巴巴看着。

没有几个认识字的。

走了一圈,算是走完了流程。

赵天赋说道:“遵从先帝遗诏。”

“若鞑子破城,赵卿即刻难逃,于南洋组织兵马,伺机反攻。”

“封翰林院编修赵天赋为大明总军事政治指挥,钦此。”

在场的人都起身,跪在地上,“吾皇万岁!”

赵天赋让大家起来,之后就开始封官。

“周挺,为内务大总管,总理内外一切政务。”

“林启征,为兵马大总管,主管兵事训练与军械。”

“林启锋,主管舆情御史监察。”

“刘安,为本官贴身护卫长。”

“朱力,为军械制作所所长。”

“周利,为陆军第一营营长,即千夫长。”

“李力,为海军第一营营长,即千夫长。”

“胡猛,为海军第二营营长...”

之后就都是军队里边的营长与连长。

赵天赋准备的编制为,百人一连,三连一营,连以下就是什和伍。

一伍里面就按照步兵配置,突击支援和观察等等。

现在虽然是册封了千夫长,但手底下实际也就百人。

要等着明年扩张了。

赵天赋说完了,这才让大家讨论。

林启征问道:“若是出兵,是我带兵出,还是周大哥带兵出?”

赵天赋说:“出兵的决策只能由我来决定,出兵之后的人选,也临时抽调。

你平时负责军械和士兵的训练即可。”

林启征表示明白。

朱力问道:“赵大人,这军械制作主要是哪些部分?是只有步枪,还是有刀兵盔甲?”

赵天赋说:“届时会有专门的生产计划下发给你们,做的好有赏,做不好有惩罚。

另,组建民间工会,会长是那泥瓦匠,叫什么来着?”

胡猛拱手,“大人,叫程峰。”

“好,叫程峰担任这个工会会长,自己再选三个徒弟。

匠人与农夫或者其他人之间有矛盾,可以找工会调节。

调节不成,再去找保长和行政官。”

周挺问:“我的职责是什么,主要是对接行政官还是保长?”

赵天赋解释,“行政官各有职责,你对接行政官,行政官对接保长。

但是行政官也需要听林启锋的话,要像林启锋汇报。”

周挺明白了,他这是宰相,林启锋是御史大夫,林启征这是太尉。

他们仨是三公。

一番解释之后,大家都明白了自己在职责。

赵天赋又说:“我准备设立公校,暂时由我的两位夫人担任管理。

我担任校长。

主要内容是招纳讲师和民间宣讲员,为民众说文解字,印刷书籍,编纂报纸以及承担教育职责。

营地内10岁以下的孩童,必须强制入学识字,学费免费,学校可管中午一顿饭。

10岁以上不强制凭自愿,同样免费,不包饭。

但明年年末考核时,识字达到300数量者,可优先入工,成为工人。”

听到这个强制识字,众人皆惊讶。

“总指,这学识是无价之宝,不但免费,还要管饭,这是何道理啊?”

“是啊,总指,就连乡间的孩童求学,都要带着束脩,总指何故轻贱了学识啊!”

“是啊是啊!总指,多思啊!”

“大人,民愚者众,可也便于驾驭,若是广开民智,恐舆论四起,不好管控啊。”

“是啊,大人,仅仅管了孩童中午一顿饭即可,学习这件事情,可以再考虑考虑啊。”

赵天赋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这项政策推行会遭到阻拦的点,在于中午管一顿饭。

没想到大家注重的点却是学识本身的价值。

他们认为学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免费提供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