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天气就不讲了。我本来打算今天在奇门技法里面安排天气的,但这是挑战管方的权威。
我在这里就再举个例子吧,让宝子们彻底明白用神怎么找?怎么分析等?如果你一直跟到这里了,你一定知道我在前面的章节里测老君山下雪的案例,
那时找的用神是艮宫,
如果你想知道是否出太阳,直接看离宫,分析思路都是一样的。
这里就再举个平原的例子吧。20241125 17:35
问题是:我们要出去搓澡了,会不会成落汤鸡呢?
坤宫癸加辛戊,
癸为潮湿,辛小块的水洼地,戊大土包湿了。所以有雨,小水洼,说明不大。
结果我们出去搓澡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在淅淅沥沥地下了。
回归正题:
在这浩渺宇宙之中,万事万物都被规律的丝线紧密缠绕,我们亦不例外,一举一动皆在规律的框架内展开。
就拿地势的演变来讲,它绝不是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动,而是在岁月长河中,通过地壳运动的推挤、风雨的温柔打磨,以一种极为缓慢的速度持续变化着。
这种变化看似无声无息,却蕴含着一套完整的规律,一旦被掌握,便能深入洞察山川地貌的演变历程。再看我们周遭的自然景观,蜿蜒的山川河流、葱郁的红花绿柳,它们的生长与存续都遵循着稳定的节奏,依照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奇门学到后来,你是有能力看出河流演变的走势的,还记得前面的章节里,我提到过找暗河吗?
古人云“地法天”,天体的运行规律更是强大且稳定,日月星辰沿着既定的轨道东升西落,四季以年为周期有序交替,昼夜则日复一日地循环往复,这种精准的运行从未出现过丝毫差错。
以奇门这门学问为例,它看似纷繁复杂,充满玄机,但实际上仅运用55个符号,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就能模拟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轨迹。
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之事,都存在着内在的规律,只要我们秉持着一颗探索的心,就能将其发现并为已所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
比如,当我们想知晓是否会下雨时,不妨留意一下地上蚂蚁的活动情况。蚂蚁天生惧怕雨水,为了避免被雨水淹没巢穴,在下雨之前,它们会大幅减少外出活动。所以,要是平日里随处可见的蚂蚁突然变得极为稀少,那就很有可能预示着一场降雨即将来临。这就是利用自然规律进行预测的生动实例。
在易学的领域中,符号和意象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规律。
以艮卦中的甲为例,它象征着山间的大树。大树从一颗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历经无数次风雨的洗礼,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参天巨木。其成长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人生。从大树在恶劣环境中努力扎根、顽强生长,到最终枝繁叶茂,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起伏与发展规律,明白在困境中坚守、在顺境中奋进的道理。
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里遭遇难题,一时之间毫无头绪时,不妨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比如,作为管理者,在安排下属工作时感到困惑,此时就可以将自已比作奇门中的直符。直符在奇门格局里犹如战场上的将领,掌控着全局,能够根据战场形势调兵遣将。
我们可以参照直符居九宫的布置思路,结合团队成员各自的特点和任务的具体需求,合理地分配工作,如此一来,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的养分。
诸葛亮所著的《诸葛亮兵法》,虽主要论述的是为将之道,但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用人之法等,同样适用于现代管理以及生活中的诸多场景,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我们每个人都在遵循着自已所掌握的规律生活、工作。若想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卓越,就必须突破现有的认知局限,去探寻并把握更高层次的信息和规律。
在易学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的管辂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神乎其神的算卦能力闻名于世。尽管他的著作大多在历史的洪流中失传,但他的预测故事依然被记载在《三国志·方技传·管辂》里。
虽然这些记载中没有详细的课例,但管辂的预测思路依然能让我们从中获得启发。在研究管辂案例的过程中,我机缘巧合地发现了一本珍贵的书籍,它收录了众多古代名家的案例,其中也包含了管辂的部分课例。尽管这些课例并不完整,但已经足以让我窥探到他神奇预测背后的思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钻研,我逐渐领悟到了奇门解局的自然规律。
管辂自幼便对天文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年仅八岁时,就常常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星辰对他而言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每当遇到不认识的星星,他就会迫不及待地向他人请教,甚至痴迷到“夜不肯寐”的程度。
他的父母担心这样会影响他的休息,便加以劝阻,可他却坚定地说:“我虽年幼,却对天文充满热爱,就连家鸡野鸟都能感知天时的变化,更何况人呢?”他还常常在地上认真地描绘日月星辰的形状,所表达的见解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的认知水平,就连学识渊博的人都对他的天赋惊叹不已,称他为“大异之才”。
管辂解局的思路与自然规律高度契合,这正是学习奇门之人值得深入借鉴的地方。
这本名为《周易古筮考》的书籍,堪称易学领域的一座宝库。它不仅记载了管辂的事迹,还收录了孔夫子等历史名人的预测案例和解局思路。
对于那些在奇门学习过程中,思路陷入瓶颈或者技法有待提升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新境界的钥匙。书中对每个课例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所记录的故事均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包含了卦主解局的过程以及后续的反馈情况,这些内容都具有极高的考证价值。
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时常将它放在枕边,有空就拿出来反复研读。
对于学习易经和奇门的人而言,研究古代课例是探寻秘法、开拓思路的绝佳途径。
因为古籍中,奇门案例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们如果有精力,需要研读其它术数的案例。这点没毛病吧?
现代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很难判断其是否真正实用。而《周易古筮考》收录了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清,长达二千多年的课例,
这些课例贯穿古今,犹如一条璀璨的历史长河,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学奇门者一定要深入研读此书,它对启迪智慧、领悟奇门心法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能引领我们在易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