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下乡的知青一共30多个人,桐乡村一共分了七个人,四个男生三个女生,其他的人会到其他队里。

宋铭泽和周明杰已经在了,再新增了五个新知青。

拖拉机稳稳地停在众人面前。

县领导首先和镇领导亲切问候,接着由镇领导一一介绍各个村里的村长。

张村长激动地脸色泛红,紧紧地握住县领导的手。

因为火车晚点的缘故,客套话就不再多说了,任务很简单,就是报了名单的人让各个村长领回去。

等到其他人离开,就留下知青和张村长几人面面相觑了。

张村长脸上早已没有了刚才面见领导谄媚的笑容,他严肃地看着眼前一张张面容白净的城里知青,心里忍不住骂人,就这些娃娃能干什么农活,要不是镇里杨书记承诺他明年补贴会优先考虑桐乡村,他才不去接这些娃娃回村,想到回去后怎么安顿这些人,就头疼的很啊!

“这是我们村里的小叶,女娃子们跟着她后面,男娃子们跟着我后面,走吧。”张村长指了指叶安说道。

“你们好!”叶安带着浅笑,摆了摆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自已走路吗?”其中一个男生问道。

“不自已走路,难道还要我找大花轿来抬你们啊!”张村长直接怼道。

周明杰发出闷笑声,被宋铭泽面无表情地用手肘撞了一下他的腰部,周明杰才收敛了笑意。

被怼得男生脸色唰一下子红到了脖子,低下头,小声嘀咕了几声。

张村长本来就对这些城里知青很是不满,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直接冷哼一声,大步朝着前方走去。

三个女生跟在叶安后面,其中有一个稍微胖些,扎着两根麻花辫,她的行李看上去太多了,走起来特别慢,叶安看不下去,伸手接过了一下。

“谢谢你啊,我叫许多多。”许多多笑起来憨憨地。

“不用谢,我叫叶安。”

“许多多,我这手上东西也有点重,你帮我拿点。”另一个剪着学生头的女生说道。

说虽然是对着许多多说得,但眼睛却看向了叶安。

叶安有些好笑,合着这人是真把她当作助人为乐、舍已为人的大好人啦!

“荷花算了,她手上东西不少了。”站在她身旁的女生柔柔地开口。

“明慧,你手里东西重不重,要不要我来给你拎。”刚才那个被怼得男生走了过来。

“不用了,还有郑同志,我姓秦,你可以称呼我秦同志。”秦明慧皱着秀眉,冷冷道。

一会儿功夫,这个男生出现了两次红脖子现象。

但叶安关注点不在这里,而是名字,这个女生刚刚说自已叫,“秦明慧”,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本书的女主就叫“秦明慧”,齐正配对正主来了!

叶安的心脏如同小鼓在不停地敲打着,因为人情绪激动,显得她呼吸都急促起来。

“你是不是拎不了,要不还是我自已来吧?”许多多一脸担忧地看着若有所思的叶安。

突然地询问让叶安回神过来,“不是的,我刚才想点事走神了。”

“瞎聊什么,再不抓紧走,走到天黑也回不了村。”张村长又回头喊了一嗓子。

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几位女同志就叫苦连天。

“我的天啦,还有多远啊,这地方也太……”林荷花话还没说完,就被秦明慧捂住了嘴巴。

叶安看了过去正好撞上了秦明慧的眼睛,秦明慧轻扯了一丝笑容,叶安也笑着点点头。

既然是主角,围绕他们身边的事肯定多,不管好事坏事,叶安并不想粘上,她只想安安稳稳地抓住时机挣钱。

已经入秋了,白天的日照也变短了。

一群人终于走了近两个多小时才到了村子。

李队长早就召集了村民在晒谷场等候着了,看到张村长带领了一群人出现的时候,散漫的村民一下子都躁动起来。

“这些人就是城里知青啊?”

“可不是嘛,长的白白嫩嫩的,你看那些女娃子们的手哦,哪像能下地干活的?”

“能不能都要下地,咱们村可不能养闲人。”

“那个高个男生长得好俊俏啊!”

“小白脸,好看不中用!”

………

村民们的目光就像几百瓦的探灯将这七个人从头打量到脚,叽叽喳喳讨论不休。

张村长毕竟年纪大了,来回走了一路,也累了,所以也没开口训斥这些村民。

这些知青们更是面红耳赤站在那里受这些村民“检阅”。

叶安瞟了一眼宋铭泽,他出乎意料地云淡风轻,两眼不知道看向了哪里,感觉整个人思绪早已飘远。

“说完了没有啊,说完了轮到我说两句了吧。”张村长啐了一口痰说道。

“大家伙儿安静一下,都不累是吧,明天不行就去东边把那片山洼地给我开荒出来。”

李队长这话一出,村民瞬间安静了。

谁不知道东边那块山洼地,里面全是石头块子,要想开荒,农具都不能用,先要用手把碎石头捡出来,关键地理位置不好,一年到头晒不到太阳,种什么也不长。

张村长看着大家伙儿安静下来,开口道,“时间不早了,我就长话短说,这七个年轻人就是城里来的知青,他们是来乡下学习锻炼的,以后就由大家伙儿多带带啊,还有一件事咧,就是想和大家伙儿商量一下,由于咱们村的房子有限,知青点的房子本来安排在刘大爷留下的房子,但屋子太久不住人,恐怕要修缮一段时间,在此时间里我想让这几位知青借住到村民家里,有没有愿意啊?”

本来安静下来的村民又炸开了锅。

“啥,我们要分地给他们种,还要提供粮食,现在还要住我们家,哪个会愿意啊?”

“就是,我们自已人都住不下了,哪还有多余的房子让给别人,没有!”

“没有,没有!”

……

知青们此时脸色各异,不管怎么说,也是城里的孩子,没想到来到乡下第一天就被如此的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