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就这么进来了?”

士兵摸着脑袋上的钢盔,还是有点不敢置信。

这特么的防备也太松弛了吧?

倒是连长见怪不怪,“王朝末年,所有城市的防备,都和纸差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大多是坚城高墙,却能被人横扫,发挥不出一点作用的原因。”

“只要是有一个政权定鼎了中央,其他的地方,几乎都能够被传檄而定。”

指导员说:“先去汝阳王府还是先去皇宫?”

连长说:“皇宫吧。”

“先找到元顺帝。”

“虽然元朝的绝大部分兵马都在汝阳王和地方的蒙古贵族手中。”

“原本横压天下的黄金家族。”

“如今却成为了只能吃喝玩乐的混子。

“但他毕竟是现在名义上中枢政权的首脑。”

“我们需要他名正言顺的去整理一些东西。”

“对于古代的华国来说,大义,是很重要的东西。”

“这是一个政权能不能得到底层民众承认,能不能成功稳定的立国的依仗。”

朱元璋的立国依仗便是北逐鞑虏。

即便是满清和元朝入关,也要先拜孔府,再立道教。

说自己也是沐浴教化的文化人,是中原失去德行,自己取而代之。

才能得到天下承认。

一行人耀武扬威的在大街上向着皇宫方向赶过去。

元朝的道路宽阔,没有车辆挤占,只是驾马车的话,元大都的中央道路,能够容纳十架马车并行。

而且是那种车里可是躺下的马车。

一行人走过去,周边的商贩乞丐行人,尽皆躲避。

甚至连看都不敢看他们一眼。

指导员说:“民避兵如避匪,这是古代王朝的通病了。”

“之后一定要着重教化。”

“要从零开始,建立军队文化。”

“让大明新建的军队,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去!”

连长说:“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有个浪荡子骑马过来了,让他给我们带路。”

哒哒马蹄声还没到跟前。

砰!

一声惊天动地的枪响,就惊得人仰马翻。

周边行人也混乱起来。

“地龙翻身!!速走之!”

“晴空炸雷,恐怕是圣上不贤。”

“朝中有阴人作祟,天老爷响雷以警惕之。”

“我看却是这些奇形怪状之人手中宝物作响。”

“武林人,出手的声音好像雷霆一样响彻天地,我听闻这已经是大宗师的境界。”

“莫非是武林中响当当的那位荡魔真武来到了大都之中?”

连长伸手将面前年轻华服男子提起来,“带我们去皇宫。”

男子是蒙古人。

连长就拿手机给他翻译了一下。

听到连长的要求,男子面色大变,随机叽里咕噜的说起来。

手机翻译出来的意思是。

你们要造反吗?

你们是汝阳王的手下!

不好。

我早就知道汝阳王有不臣的心。

汝阳王造反啦!!

啪啪啪!

几个耳刮子下去,男子听话了。

一行人迅速来到防备松散的皇宫。

在击毙了两个发现了不对劲想要报信并且警戒的蒙古士兵之后。

他们在宫内太监的指示下。

在后花园看到了穿着黄色常服的元顺帝。

在宋之前,或者是在明清之前。

皇帝并不太常穿黄色,尤其是明黄色。

秦汉崇尚水德,以黑为尊,所以秦汉二朝皇帝的常服和衮服以红黑为主。

历朝历代都因为自己的立国之德不同,有不同的喜好。

其中黑色的占比最高。

一直到了宋代,赵大搞了个黄袍加身。

但是宋代皇帝的衮服,也就是礼服,也不是明黄色,而是天青色。

十分的文雅。

一直一直一直到清朝。

文字狱大兴,礼制方面也严格起来。

规定了除了皇帝,不能有人穿明黄色制服。

元朝是和清朝完全不同的一个极端,他们对于礼制是极为的不看重。

皇帝和朝下,穿什么颜色衣服的都有。

红黑蓝黄紫,其中绛紫最为尊贵,也是用的人最多的。

直到现在,华国国内的蒙古族人,他们的传统服饰中,也以绛紫色居多。

元顺帝看到这么一群一米八五大汉走过来,还有些愣神。

什么时候皇城内养了这么一群威武雄壮之师?

这年头想要长这么高,可真是不容易。

就算是一直吃肉的蒙古大汉,这个年代也大多到了一米八多就顶天了。

就该横向发展了。

华国古代平均身高最高的时期是唐朝,再往前就是汉朝。

其他各个朝代,包括清朝,都要低一些。

平均身高也基本代表了古代王朝的单兵战斗力。

因为身高也代表了生活水平,营养水平等等综合方面的参考。

蒙古大汉说是大汉,但穷尽元一朝,也就不到三千个铁浮图。

铁浮图,就是膀大腰圆的人马具装铁疙瘩。

人马甲三者重量加起来可以达到一千斤甚至两千斤,以六十迈到八十迈的速度冲起来。

当真是山呼海啸,大地震颤。

这些人还是在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的时候才凑出来的。

到了元顺帝这一代,能凑出一百个铁浮图都算是元顺帝有本事。

所以元顺帝震惊。

“你就是元顺帝?”

元顺帝面色大变。

他听得懂汉语。

也正是因为听得懂,才大变面色。

因为元顺帝这个称呼。

他是谥号。

也就是皇帝死了之后被人追封的称号。

现在大家伙应该叫他至正皇帝,或者是天顺帝,都可以。

但是元顺帝,元惠宗这种,不行。

有诅咒的意思。

看着他面色大变,连长点头,“那就是你了。”

元顺帝身高一米八五,之前不是顺位继承人,而是因为元朝继承混乱,权臣内斗,稀里糊涂就当上了皇帝。

元顺帝之前有过专业的搏斗训练。

但是在连长面前,还是有些青涩。

一个小擒拿就给元顺帝拿住了。

太监宫女后宫贵妃都惊呆了。

不是?

这哪冒出来的刺客??

“由刺客!!”

啪啪啪!

枪乱响,人死了一地。

元顺帝人都哆嗦了。

被枪毙的人死的可是比被冷武器杀死的要惨。

近距离被步枪击毙,空腔效应足够让人头大小的肉和骨头碎掉纷飞。

如果是被扫射。

那基本不会留下被打成筛子的问题,因为孔太大了。

应该是被打成玲珑筛。

一团团碎肉血液糊在地面上。

一场简简单单的政变,就这样完成了。

连长拿着它刚刚毙了三四个蒙古侍卫的手枪,指着元顺帝的脑袋。

“不好意思,顺帝,我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所以我们要违反军规,劫持一下你这个...不对啊,你不是公民啊也!”

“走,召开朝会去,把那些大臣还有他们的精锐士兵都叫来。”

“咱们要改制了。”

顺帝没有骨气,有骨气他也不会叫顺帝了。

这个谥号是特娘的洪武三年朱元璋给他上的,那时候顺帝老人家都七十多了。

都跑到大漠去待着去了。

还得让朱元璋上了一个顺天承意,禅位于明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