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回去?”她忙转移话题。

“这次我想带你回去。”

陶然婷有些懵,“我去干嘛?”

“杂交稻这个事不能再拖了,何倍在算计你,不跟凌大人说清楚,他还以为你是陪衬何倍的呢。”

“无所谓,我做这个又不是为了功名。”

“我知道你不是为了功名,但也不能成为冤大头,现在他还只是顶替你的功劳,日后不知会做出什么恶心的事来。”

这倒是个问题,何倍这次明显是来试探她,表面却装得那样正人君子,可见他心机有多深。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去了建康,我住哪?我家里还有那么多田要耕……”

“这些不是问题,包在我身上,你只管做好杂交稻便可。”

陶然婷还是犹豫不决,远离家乡和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做什么……

“你只有亲自种出与众不同的水稻,凌大人和陛下才会相信你的实力,到时你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顿了顿,谢均又道:“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与我并肩,到时我娶你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他虽经常安慰她说门第不重要,可两个人站在同一高度才能更好地维持感情。

杂交稻或许是她唯一能与他平等的条件。

“可我是女子,即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光耀门楣……”

“怎么不能,之前陛下说要给你奖励,你忘了?”

“不说杂交稻,占城稻的成就就可以提一个很大的请求了。”

陶然婷还是惆怅,“可是我想给商人除去歧视……”叹了叹,又道:“杂交稻我会尽力的,这么说我还是得去建康。”

占城稻与废除商人歧视,一功一过刚好相抵。

想让陛下赐婚,杂交稻或许是个希望,谢均想得很清楚。

“你答应了?”谢均激动地拉着她的手。

“不答应能怎么办,在这边做杂交稻确实不如在凌大人身边做,他那里的条件肯定要好得多。”

凌宇拥有最专业的团队,最专业的指导,做起来更方便,她也不用整天怕别人知道搞破坏。

何况结婚的事,谢均已经在努力向她靠近,她也得努力才行。

“你能想开太好了。”

回到家,好说歹说才让陶亮和翟珠接受这个事实。

“能跟着凌大人学习也是件好事,杂交稻真能做起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哥哥支持你。”

“家里的事你且宽心,你嫂子会安排好的。”

翟珠却久久无法平静,“占城稻我才刚学会你就要走,下一季可怎么办?”

“哥哥嫂子放心,长运说了,仆人留下来,该种还得种,我把日常注意事项都写了下来,到时你自己看着就会了。”

怕她还不放心,又加了一句,“跟平常种地没多大区别,不难的。”

她便把自己日常记录的文书给了翟珠一份,又叮嘱了仆人要做些什么。

刚说到一半,被陶亮打断,“仆人就算了,我们陶家还不需要外人插手。”

只要是谢均的东西,他都不想看到。

谢均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但又不好说什么。

外人?他会努力成为家里人。

“哥,家里只有嫂子,怎么忙得过来?”

“你甭管,以前没有仆人,你嫂子照样做得好好的。”

翟珠却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以前能一样吗,以前我还年轻,种的地也没多少。现在近两百亩,你要累死我啊。”

本来只有不到百亩,后来陶然婷又开垦了那么多荒地,不种可惜了。

“大不了就少种点,又不缺那点吃的。”陶亮还是不听。

“你只会说嘴,到时分给村民,又过得紧巴巴的。”

倒忽略了这个事,陶亮怔了怔,不服气地道:“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不管。”

陶家才几个人,种那么多地,大半分给了别人,似乎成了村里的传统。

陶然婷心里暗笑,哥哥就是嘴硬,嫂子骂一句就不敢出头了。

“占城稻的种子已经分给村民了,这一季还得麻烦哥哥多盯着些,这些文书我会抄写多分,到时按照时间贴出去,让村民们有个参考。”

陶亮点点头。

“这季占城稻收获颇丰,按照此法,让彭泽县的百姓也种上。”陶亮指了指桌上的文书,眼神里带着兴奋。

“当然,除去吃的,还有多的都拿去县里,嫂子觉得呢?”陶然婷问。

“行,人人都吃富贵米。”

听到这话,一家子郁闷的气氛瞬间开朗了,哈哈笑起来。

谢均也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把陶然婷带走了。

凌宇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占城稻下一轮种植,建康城百姓听说人人可以种水稻,高兴坏了。

“占城稻,亩产三百斤!”

一读书人读出告示上的内容,一言既出,惊呆众人。

“真的假的,水稻要的水可不少。”

“可不是嘛,好吃是好吃,就是费劲。”

“我听说谢家要捐打谷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听说种水稻方便极了。”

“打谷机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反正就是为水稻准备的。”

……

百姓们在告示下面说个不停,谢焕的马车刚好经过,听罢,微微一笑,沉默不语。

司马耀也以为这个产量肯定能让百姓趋之若鹜,没想到事实相反。

“没人愿意种?”

凌宇说出实情,众人皆惑。

“老臣愧疚,百姓觉得种水稻过于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如今是旱年,怕供水不足,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占城稻的产量有这么高。”

“农部已经种出来了,他们还不信?”

凌宇为难地说,“是。”

这下把司马耀愁住了。

“如此好的水稻,若没人种岂不可惜……要不把村官集合起来,带他们看看占城稻的成果,或许他们就信了。”

“至于供水问题,龟口大坝刚好可以用上,不足为虑。”

凌宇听罢,觉得有道理,“陛下此言甚妥,臣以为可行。”

“嗯。”

司马耀又扫了一眼何倍,“何大人此次到上京山可有收获?”

何倍上前一步说,“杂交稻之事臣一再研究,不过是时间问题,还请陛下不要着急。”

“陶姑娘可有什么新鲜的想法?”

没想到司马耀饶过他的问题,直接问陶姑娘,这让何倍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