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提起来上午的事,袁正清虽然于算学不太精通,并不能领悟杨晋思路的奇妙之处,但听到关峥都动了心思抢他徒弟,也知道这个弟子算学天分着实不低。
联想起昨日杨晋的表现,袁正清虽然表面不露声色,心中却着实惊喜,暗叹自已昨日对他的资质竟也低估了。
但又想到他根骨奇差,如此美质竟然不能修炼,真是老天弄人,心中复又一阵叹恨。
午后吉时,在众弟子见证下,杨晋正式拜师,给师父师娘敬了茶,众人庆贺了一番。
下午戴施元替杨晋准备了药浴,盛在一个大桶里,杨晋全身赤条条便泡了进去。
这药浴有个名头,叫“开天门”,是以其中天材地宝之药力,洗尽体内杂垢,疏通全身经络,两个时辰泡完以后,天门已开,从此才可以修炼玄功心法。
若非如今已是内门弟子的身份,且不论这些药材从何得来,单这一桶药材价值之不菲,便已是杨晋十辈子都买不起的。
晚上袁正清便把杨晋叫到正堂,传授他“玄清造化功”。
虽知他是丙下根骨,但心中毕竟存了万一的企望,袁正清先以玄力注入他体内,经行诸脉,果见玄力逸散甚快,转过一周天后已然所剩无几。
袁正清暗叹一声:确是丙下根骨。
但他不露声色,仍是庄容道:“你既已开了天门,今日我便传你内经功法。本门的炼药、阵法、技法各有绝艺闻世,但这诸般妙门,都是以玄力为基。你也是雷云派的老人了,‘玄清造化功’的名头,想必也早已听说过。”
杨晋点头道:“弟子听说,不单本门,几乎天下所有门派都在修习‘玄清造化功’。这一点可是怪了,难道各门派之间互通有无,怎么炼起同一门功法了?”
这个世界已经玩起了开源?
袁正清道:“这得从当年魏氏夺取天下说起了,咱们经阁藏书从不敢涉及此间,故而你还不知。我听前辈们说,自前人发现玄气可助修炼以来,已历近千年。江湖上奇人异士甚多,其后摸索出的练功法门也是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极挑根骨,非万里挑一之人,不得其门而入。”
才不到一千年...
这个世界跟我以前小说里常看到的不太一样,小说里的世界往往自古就有一种修炼方式,几万年、十几万年的时间跨度都算小的,没想到这里发现玄气修炼才千年功夫。
那照这么说,大量的技法诀窍应该都没被创造或发掘,目前仍算是一个低武世界了...杨晋对这个世界的武力水平有了一些大概认知。
“大概四百年前,当年魏氏之主魏元必,不知道是他自创,还是从别处得的‘玄清造化功’,这门功法不但法门简易,而且进境神速,最要紧的是,此功修炼门槛大大降低,只要开了天门,几乎人人能练。”
他看了杨晋一眼:“当然,修炼快慢全凭各人天分了。当年的魏元必,不客气的说,本不过是一名占山为王的草寇罢了,但凭着这门功法,手下人人习练,在二十多年间里,竟拉起一支近万人的修道大军,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别看这支大军大多数人不过是三四层的修为,但万剑齐发的滔天攻势,就连修道界的绝顶人物也扛不住一击。要知道当时即便是名门大派,一派之内拿的出手的战力,最多也不过百十号人,何况各门派间又是一盘散沙,全无指挥配合,调度接应,岂能挡魏氏之兵锋?”
“凭着这支大军,魏元必扫清宇内,一统中土,无论在朝在野,凡不肯臣服者,一并抹除,连前朝末帝也被他杀了,嘿嘿,其实自有修道者以来,得道者一人可敌凡人千军万马,凡人的皇帝和朝廷便名存实亡了。”
“但在魏氏坐了天下后,这玄清造化功的流传已然难禁了。除了人人可练,大家又发现这玄清造化功还有一大长处,便是法理严谨,没有漏洞。要知道,早年间修道之士于玄气玄力上,所识不深,见解有限,总结的法门中往往内含重大缺陷,未臻完整。”
“在玄清造化功广为流传之前,修道者中寿过甲子者,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时值盛年,便因所练功法先天不足,或疯癫发狂,或玄力失控,最终道消惨死。而修炼‘玄清造化功’有成者,却能延年益寿,愈发康健,那么它被奉为修道功法中的至高法要,自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派紫印祖师原来是魏氏军中的一名什长,后来在雷云山开宗立派,终有了今日的雷云派。当年如他一样的人亦不少,父子相传,师徒授受,玄清造化功慢慢流布天下,几代以后便成了天下修道者的首推之选。”
杨晋疑惑道:“魏氏难道放任不管吗?倘若有人再以此功拉起一支修道大军,岂不是便可动摇魏氏根基?”
袁正清笑道:“哪有那么容易?这门功法的特点,便是每晋一层,都需要大量药材助力冲关。你今日开天门固然耗费不少,后面每升一层修为时,所费更是翻着番的攀高,也可说这门功法是天材地宝堆出来的。你想,若有人再拉一支大军,须得占多少田,又须占多少山,才能供得起这支大军的药材消耗。如此大的动静,又岂能不引起魏氏注意?”
杨晋点头称是,魏氏以此而兴,必然最为提防别人效仿自已。
“更何况,这门功法流传,也可说得上是魏氏的阳谋。”袁正清摇头叹息。
阳谋...杨晋略一沉吟,缓缓道:“是了,此功法极赖药材,所以天下帮会门派为此便要你争我抢,互相厮杀内耗,没了心思造反,魏氏自然稳坐天下之主的位子了。”
袁正清深看了杨晋一眼,缓缓点头道:“你能想到这层,已比这雷云派中多数长老们都活得明白了。”
“说回正题,这门功法的确可称得上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精微玄妙,渊深难测,几百年间风靡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共分十二层境界,修行者每晋一层,体内玄力便能迈上一个台阶。将来你能有多大道行,一多半便取决于你玄清造化功的修为了。”
杨晋问道:“师父,凭我的资质,玄清造化经很难修炼么?”
袁正清道:“说难也不难,所谓‘大道至简’,这门功法修习法门十分浅易。说不难又难,倘若你在第一层修炼一年方能突破,在第二层上起码要花两年功夫,在第三层上则要花四五年功夫,如此倍增。而且修为愈高,每次冲关所需的天材地宝愈是稀有,多少人都是被卡在这一关上,无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原来是这样子的,第一层花一年时间,后续每层就要花两倍时间的话,要算出练至绝顶的时间,就是个等比数列求和...
杨晋思索一会,苦笑道:“按师父所言的这般进度,那要两千年才能练至第十二层。”
他记得吴惜弱说过,凭她和戴师兄资质,也只是在七八年内练至第三层,可见袁正清所说的进度,那也是天纵之资才能有的,自已自然万万不及。
袁正清凝视着他,温言道:“尽人事,安天命,修道者也不过一二百年寿命,真能练至绝顶的又有几个?你悟性甚好,所苦者唯根骨欠佳耳,这一点你也不必心灰意懒,有一番作为的英雄豪杰,往往也不见得自身修为有多高。而且你若能在炼药上有所成就,将来以奇丹妙药增助修为,也不失为一条路径。”
杨晋点了点头。
袁正清继续道:“玄清造化功乃内经功法中的上乘法要,我辈纵然不能凌其绝顶,即便是稍窥堂奥,也已受益无穷。这十二重境界,每晋一重,修行者不仅耳愈聪目愈明,健体强骨,更能驻颜延寿,百病不侵。”
那就先试试第一层练至圆满,会花多久时间吧...
杨晋道:“好,请师父传授。”
当下袁正清便先为杨晋讲解全身经脉穴位,原主在这方面已有基础,杨晋学得甚快。
接着袁正清便教授闭目打坐,放开杂念,引天地玄气入体。依袁正清所言,若玄气在体内能连行三十六周天后,尚有余存,则可导入丹田,如此法力便可增深一分。
这个法门果然十分浅易,杨晋依言试做,过不多时,脑中一片空明,想象头顶毛孔皆开,有一缕缕天地玄气,从头顶百会穴不绝入体。杨晋再用意念牵引,想象这些玄气走膻中穴、巨阙穴,入丹田回转,再过会阴、尾门、命门诸穴,游至大椎穴、玉枕穴,最后回归百会穴,如此便是一个周天。
初练时,杨晋无法觉察体内玄气运行,但师父鼓励道,只要坚持冥想苦练,假以时日,慢慢便能有了感应。
最后袁正清叮嘱道:“玄力修行,要旨在稳打基础,厚积薄发。切不可贪功冒进,一味求快。若是修练时,感觉疲惫异常,或是经脉隐隐作痛,务必要停功休息,否则极易走火入魔,坏了道基,毕生遗恨。”
杨晋点头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