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璃心急如焚地从后院飞奔至铺子时,姜母恰好看到这一幕:\"闺女啊,你咋跑得这么急呢?出啥事啦?\"

\"娘!坏了,咱又忘记买床了!我得赶紧过去一趟才行!\"姜晓璃一边大口喘气,一边焦急地回答道。

\"哎哟喂,瞧我这记性!确实把这事给疏忽了。那你赶紧去吧,身上带的钱够不?\"姜母拍了下额头后问道。

\"放心吧娘,钱够用的。我马上就走!\"话音未落,姜晓璃便已转身离去。

望着女儿远去的身影,姜母无奈地摇了摇头笑了笑。

而另一边,姜晓璃已经抵达木匠铺子。她盯着眼前各式各样的床铺,不禁陷入了困境之中。只见她时而摸摸下巴,时而扫视四周,似乎在苦苦思索着什么。方婶家有四口人,但如果只买两张床显然不够睡;可要是买三张床的话,房间又根本摆放不下。啧,真是难搞。

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盘个炕吧!冬天还能烧炕,暖和!

怎么想的就怎么办,赶忙就去问店家,“叔,你们这里能盘炕吗?”

店家抬头看了一眼姜晓璃,“可以是可以。咋,你要盘炕?这玩意儿在咱们这地方可不太用得着吧。”

“叔你就说现在能不能跟我去盘就行了。”

“啧,这个天晚了呀,盘可以,但是加钱。”店家打着算盘抬头看了眼天色慢慢悠悠的说道。

姜晓璃顺势也看了看天,这太阳还高高的挂着,咋就晚了。分明就是想加钱。罢了罢了,这次急用就不多说了。下次!等着!

“行行行,叔咱们快去吧。”

店家闻言,转头向院子里高声呼喊:“老于头!赶快跟上这位姑娘去盘炕啊!”

“知道啦!马上就来!”只听得一声回应,紧接着便见一名身穿深灰色短褂的中年男子从屋内快步走出。

“姑娘,听说是您家中需要盘炕对吧?请稍等片刻,让我收拾一下工具马上出发。说起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找我盘炕了呢,真担心自已的手艺会变得生疏……”他一边自言自语地嘟囔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整理起工具来。

“老于叔,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尽快过去吧,家里着急等着用呢。”姜晓璃有些焦急地催促道。

“欸!好的好的,那就劳烦姑娘在前方引路咯。”老于叔满口答应,扛起工具跟随着姑娘匆匆而去。

两人紧赶慢赶的赶回了铺子里。

姜母看见姜晓璃带个人回来但没有带床,一脸迷惑的问道:“床呢?这位是?”

“害,这不是买不到合适的嘛!我就寻思不如盘个炕,还实用些。”

姜母一脸便秘的表情,很是无语得望着姜晓璃,心里想着咋就生了这么一个作精。

“娘,你快让让呀,让师傅进去盘炕。现在抓紧盘了烧起来,晚上就能用了。”一边说还一边把姜母拉向旁边。

姜晓璃把师傅带到要盘炕的屋子就让老于师傅尽情发挥。

外公一见这架势赶忙就进去帮忙了。外公和老于师傅两人动作十分麻利,配合的很也很好,两个时辰后就把炕盘好了。

“好了,现在把炕烧起来了,去去湿气,晚上就能用上了。”老于头对着姜晓璃一边嘱咐一边动手准备烧火。

“好嘞,谢谢叔!”

“客气了,一共一两银。”

“啧,这玩意儿还真不便宜。”吐槽着就递过了银钱。

老于头掂了掂分量,没有差错。说了句下次有需要再来,就走了。

姜母看人走了,便吐槽姜晓璃,“你可真是一会儿一个想法。”

姜晓璃却不以为意地反驳说:“娘!我这叫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好好好!你歪理多,我不和你计较。”

方婶和王健林见东家对自已的事如此上心,感动得一塌糊涂。两人相视一笑,心有灵犀,仿佛无需言语,便已明了彼此的心思。他们暗下决心,日后定要死心塌地跟随东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若有人与东家为敌,那便是与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

姜母对着方婶夫妇二人说道:“现在有床了就别再睡地上了,容易着凉生病。”

“谢谢夫人。”二人真诚的回应道。

姜母微笑着点点头,便安排几人收拾铺子准备打烊回家了。

小课堂再现PS:土炕,是由土垫、土墼垒烟道、最后泥抹而成,在需要盘炕的房间,先用土垫到大约40厘米高,夯实、垫平,再用平墼铺上,用厚厚的泥抹平,就形成了小炕,作为土炕的平台。

等泥干了,就开始盘炕了,把土墼竖立起来盘,炕盘得好,过眼顺畅,坑头里的火就烧得旺,烧的炕就热。炕盘完之后还得拿柴禾先烧一通,一是为了烘干,二是验证抹的炕冒不冒烟。

盘炕需要的泥也有讲究在里面的,和泥也是一门学问。盘炕要用“酸泥”——即黏土跟麦秸秆加水混合而成的泥。盘炕必须要用酸泥,多加麦秸秆进去,因为和了麦秸秆粘性更强些。

烧炕的时候,首先要把干燥的麦草、菜草、等柴禾塞进炕洞点燃,记着一定要是干的,麦草这些东西千万不能潮湿,不然会烧不着的!

等这些东西着完之后就用长长的灰耙均匀地把灰烬捅到每个角落,然后轻轻堵上炕眼门,稀薄的空气基本可以保持未燃尽的柴禾继续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