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眼前的事实,姚信三言两语就把骆养性之前的问题给解释通了。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终于从地上站了起来。

“东西卖出去之后,除去开销和损耗,剩下的银子都会上交到草民手里。”

听完姚信的讲述,崇祯三人被震撼到了 ,久久都没有说话。

据两个小太监亲自体验,洗发露和沐浴露这两种玩意效果很好,肯定会那些达官贵人和乡绅富人的喜欢。

趋之若鹜的情形肯定会出现的。

这不就意味着大把大把银子被姚信赚走了?

崇祯一边闻着小太监拿到桌上的洗发露和沐浴露,他的内心开始活泛起来。

他做梦都想从那些有钱人的口袋里把银子掏出来用作军资,无奈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铁公鸡,捂着口袋置朝廷安危不顾。

总之就是一句话,他知道官员和富人们口袋里面有银子,但是想让他们乖乖的掏出来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姚信这番言语,让崇祯看到了机会,他不动声色的朝旁边的王承恩看了一眼。

后者会意,尖着嗓子问道:

“姚信啊,你千方百计搞出洗发露和沐浴露这两种产品出来,又和一百多人签订契约作了那么多准备,你说说看,赚取那么钱银子做什么?”

“大明兴亡,每一个深受皇恩的人都有责任……”姚信回答时没有任何犹豫:“草民自然会把赚取的银两拿出来交给圣上,以作军资,对外打败后金军,对外解决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做这一切不是为自已,而是为了解决朝廷的军资,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皇帝。

姚信可不是说说而已。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几张金叶子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草民这些天从那些被医治的人手里得到的,银子带着麻烦就融成了金叶子,现在上交给陛下,愿陛下早日解决后金和反贼这两大心腹之患。”

姚信声若洪钟,已经从之前的惶恐不安走了出来变得镇定自若。

因为他很清楚,眼前的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拒绝,唯独不能拒绝金子和银子。

“陛下,真的是金子打造和金叶子”

王承恩上前从姚信手里接过金叶子,查看一番之后来到崇祯面前。

抚摸着手中金灿灿的东西,崇祯内心百感交集。

大明朝廷每年花费那么多银两,养了那么多官员,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不如眼前这个少年人。

这才是心系大明啊!

想到他的父亲在南阳城战死,他也心心念的为大明排忧解难,崇祯在突然之间有了重用他的想法。

对大明如此忠诚,还有着一些能搞银子的稀奇古怪的想法。

这样的人才不好好使用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骆养性奇怪的看了一眼姚信,完美的解释,还准备那么多东西。

这小子如果不是在来之前作好应对的准备,那就是真的时时刻刻想着报效大明。

顿了顿,等皇帝和王承恩的情绪稍微稳定之后骆养性这才继续问道:

“姚信。”

“大人”

“你再说说看,这个金乌会的金乌是什么意思?” 骆养性问出最后一个疑惑。

几乎在同时,崇祯和王承恩也向他看过来,显然他们也想知道这个答案。

既然问到这个了,姚信暗中内窃喜看来骆养性并不是制造危险之人,而是他的神助攻啊。

强行压住内心的激动,姚信恭敬的回答道:

“启禀陛下、王公公、骆大人,后金自称大清国,与水有关,草民想着金乌和日有关,以日对水,大清必败,因此就取了个金乌会的名字。”

“金乌会赚取富人和官员们的银子,为陛下解决军资之忧,将士们奋勇抵抗,来日必将中兴大明,重现太祖和成祖之荣光。”

“解决内忧和外患之后,陛下也将成为一代名君……”

反正拍马屁不要钱,姚信索性接连不断的输出。

金乌对大清,好寓意啊!

崇祯一开始还绷着脸,慢慢的就放开了,后来直接脸上挂着微笑,听着姚信描述的未来。

王承恩这个人没有太大的理想,反正是皇爷高兴他就高兴,因此对姚信好感倍增,不停的赞许点头。

一旁的骆养性彻底放下警惕。

原因很简单,他认为姚信如他父亲一样,对大明忠心耿耿。

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提前搞出这么多事情出来。

“姚信,你很好!”

终于,一直没有说话的崇祯开口了。

“草民打小接受父亲的熏陶,忠君爱大明,能为陛下做事荣幸之至。”

姚信连忙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