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为什么这几天更日记那么勤快。

因为我打算每天更两章练笔,再更两章日记发牢骚。

后面万一有事,再发存稿。

对了,我已经二级了,虽然二级作家也没有什么用,就是可以多使用几次AI,但是我自已不在番茄用AI。

AI现在到处都是,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番茄把AI当宝,我自已都有专门的AI网站用,反正哪里的AI写出来的都不尽人意,我用AI也只是查资料,番茄的AI没有吸引我的地方。

说着我尝试了一下AI的开书灵感,写出来的东西,不能说垃圾,只能说差不多。

还是我自已的AI工具好用。

真的烂,插入的大纲狗屁不通。

浪费我时间。

·

文以载道。

这个文可不容易啊。

视角的割裂。

作者和读者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我写出来的东西,由于我已经构建了部分世界观。

读者并不知道这些。

我可能并没有察觉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写出来的东西自认为还不错,但是读者缺失了重要的信息,他们读起来可能云里雾里,甚至感到厌烦。

有些书,你重新读的时候,会惊叹作者埋下的伏笔,这些其实在作者落笔的时候就是高潮。

读者作为缺失信息的人群,有些作者可以让读者在这部分也能有一个不错的观感。

但是大部分新手做不到,甚至会出现作品一堆错误,读者完全没有追读的欲望。

可是作者也是人啊,也是只有自已有限视角的普通人。

那些成功的作者,让我觉得他们拥有着上帝视角,甚至是可以自由地切换读者视角与作者视角。

我想过通过不断地改文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完全不对。

新人不要频繁改文,这是共识,而且我也不喜欢改文这种枯燥的工作。

而且改文你还是带着全知视角,很难体会到读者需要什么,他们缺了什么。

要解决,没有一个前人作者能给我提供有效的意见,我只能不断地尝试,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法。

说回《别看,快滚!》

我也的确不知道我的第一章读者看起来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因为我的触动完全来自于逻辑和庄严,我第一次看这个剧情却完全没有对这个的感触。

所以我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描写了空无一人的烛光晚餐,然后白蓉回家,看到了角落里借酒消愁的逻辑。

我不知道读者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作为作者的目的是:

引发读者的好奇,烛光晚餐的两人为什么都不在?为什么逻辑会烂醉如泥?

紧接着,白蓉的话不仅没有解开疑问,反而是将读者隐隐的猜测给否决了。她不是这个烛光晚餐的主角,那么逻辑又是和谁共进晚餐?

然后我把时间线拉回一个月前,解释了今天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

可能写得不好,但是这是我水平的极限了。

用着现有的大纲,企图还原我喜欢的人物,让读过故事的,没读过故事的,都能感到有趣,将故事看下去。

不对,这件事太羞耻了,你们还是别看吧。

我说的是技法,我以后可以运用于写作中的技法。

蛤蟆说的故事核我的确没有归纳,但是我看过的故事数不胜数,可是需要一个锚点。

就像前几天和朋友吃饭,有个朋友介绍了一位“顾曲周郎”

然后我们聊到了这个典故,第一时间我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他们说“曲有误,周郎顾”

我脑海中的记忆就被瞬间解开了

就是那种成语故事一样的锚点。

周是周瑜,历史上周瑜可比诸葛亮年轻,还是帅气的谋士。

那姑娘们都喜欢周瑜,怎么和周瑜拉近关系呢。

于是她们弹奏乐器的时候故意弹错,就琴曲吧。

然后这时候,已经离开的周瑜,就会回头过来,手把手教姑娘弹琴。

顾,回头的意思。

这个故事大体是这样,扩充个几百来字应该可以,就是对于我来说有点困难。

我积累的方式和蛤蟆应该不一样,他是找共同点,然后将有这些点的故事归纳成故事核,随时可以再化用出来。

我记忆东西更多的是靠着俚语、人物这样的锚点。

比如三体二的故事,与逻辑相关的剧情,我全部靠着逻辑这两字,这个人物记住了大概。

逻辑就是我对《别看,快跑!》这本书的锚点。

说说我为什么喜欢逻辑这个人吧。

章北海可能是更加伟光正的人物,但是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泰国完美!

这样的人物距离现实太遥远了,我们接触不到,就显得虚幻,显得假。

逻辑才是大多数人的样子。

有点小聪明,对自已的利益比较关心(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但是也有着一定的责任感。

机缘巧合之下,掌握了两个文明的命运。

偶然的权力,这也是普通人追求的东西。

逻辑的故事太适合网文了,本事就是无比贴近普通人的爽文。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是当爽文来看的。

虽然不得不承认,后面多刷的时候,章北海的印象同样深刻。

让我们来看看逻辑人生的起伏吧。

首先是名牌大学教授出身——起

然后是研究宇宙社会学籍籍无名,甚至参加节目成学术骗子——落

勉强温饱,然后卷入ETO暗杀——落

莫名成为面壁者——起

对面壁者的微笑——落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起

庄严——起

未来等你——落

似乎找到真相,发动咒语——起

被基因病毒命中——落

冬眠前往未来,失去面壁者身份——落

可以解冻庄严——起

被残留ETO追杀——落

正式辞去面壁者——有起有落

混乱中,发现咒语生效,逻辑被奉为救世主——起

逻辑的咒语再难发动,但是他不能说出事实,被人们误解,庄严也被当成筹码——落

雪地工程让逻辑再次对话三体人——起

夕阳下的对话——英雄落幕

不同于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起起落落的。

这样才更能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