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话,一个个故事中都会有世界本源的设定,在我看来就是世界种子的变种,

说回世界种子不值钱这件事,想要让一个世界种子长成苍天大树是真的难。

那些爆火出圈的文章,就是一个个屹立不倒的世界树,他们的作者把他们培育成如今的样子你们不会觉得很简单吧。

可能有的人的确是有天赋,就像有的人没天赋养什么死什么一样。

同样基因的种子,不同人来养,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网文里面的世界种子数不胜数,其中被养死的更是不在少数,对此我自已深有体会。

刚刚眼睛有点累,看了一会纸质书回来,我想到了一个很久之前的点子。

大与小。

就像人类从来没有看到过宇宙的边界一样,人们也从来没有发现最小的基本单位。

很久以前,有人认为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后来发现原子可以分为质子和电子。

后来又发现了夸克。

越来越小的粒子,让人们不敢再定义最小粒子这一件事。

小时候可能是看陀螺还是什么的,有感而发,太阳绕着地球转就跟电子绕着质子转好像。

当然,实际上差别挺大的。

可能是另外的粒子类比会更准确。

当时我也有了一种类似“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感觉。

我们的世界生活的地球可能是某个超宏观的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那里的“人们”也在研究着我们这些围观粒子为什么会有星系,为什么行星会绕着恒星转。

往下推,我们研究的原子电子上又是否存在着我们不可理解的生物。

他们对于我们,就像是我们对于超宏观世界一样。

再大胆一点,说不定我们一直探索之后会在两端相遇,就像是咬住尾巴的衔尾蛇一样,我们探索微观世界,最后会发现自已存在于里面,而往天上看去,刚刚的自已还在被自已注视。

或者说如果哪天人类能够掌握向超宏观进发的方法,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会从实验室里出来,回到地球上。

这个头尾相接的想法其实不止是我有,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看了刘慈欣的短篇小说。

吐槽一下,刘慈欣真的很喜欢将主角命名为丁仪,听说是因为懒,巧了,我也很懒。

当时看他写了一篇小说是说丁仪带领着主角团对最小粒子进行实验,完了好像是宏观世界世界日夜颠倒了还是怎么样,反正再次撞击之后世界又变回正常了,然后主角团就发现世界最大和最小是相通的。

不过往大了探索很难,所以主角团是先发现最小粒子从而验证了这个理论。

这个当然是科幻故事,现实是怎么样的没人知道。

就像霍金的那本时间简史解释我也不是很认可一样,当然或许是我没有看懂。

霍金说宇宙起源于奇点,起源于宇宙大爆炸,但是这个说法在我看来并不能完美解释宇宙起源。

因为他没有说奇点的起源,更像是把宇宙起源这个问题变成了奇点起源。

宇宙是怎么来的?

奇点发生宇宙大爆炸来的。

奇点是怎么来的?

不知道,因为书里没写。

这有点像是我问米饭哪里来的。

水稻来的,水稻哪里来的。

他就不回答是从田里种出来的了。

所以我的认知里,这个问题像是被转移了,并没有真正得得到解答,不过现有的物理规律都是基于现实和推理,倒也不能说错。

有些科学家的思想真的是天马行空。

我有一本万有引力的书,当时有点想法,后来想法太多就搁浅了。

万有引力是可以牵扯到时空的。

爱因斯坦就十分异想天开地将将重力和引力联系了起来。

我们会发现力等于质量乘加速度,而引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那么问题来了,光的速度是不变的,当宇宙飞船加速行驶的时候,从外面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光会发生偏移,这是加速运动的结果。

而且飞船加速越快,光线偏离得就越明显。

但是当我们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你可以想象一下坐电梯的时候,上升的过程中间是不是有一段稳定的力的感觉。

如果电梯停住不动,我们会感受到重力,如果电梯匀加速上升,我们会感觉到力变大了,因为这是重力加上了电梯做功的力。

那么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

你处在外太空的失重密闭的箱子内,突然你重新感受到了力,请问,这个力是因为你回到了地球上产生的重力,还是因为你所在的箱子此时正在匀加速行驶?

你会发现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根本无法分辨。

光线也是一样,光通过质量极大的星体的时候会发生扭曲,就和照射进入飞船的光线效果一样。

是不是感觉发现了什么,质量和运动效果是可以等同的。

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中最具革命性的理论之一,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并在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主要分为两部分:

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 狭义相对论主要处理在没有重力作用下,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的物理现象。它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

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是相同的。

光速在真空中是恒定的,不依赖于光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

狭义相对论的著名公式是E=mc²,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理论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性,并且导致了原子弹和核能发电的发展。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 广义相对论是一个描述引力的理论,它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曲率。爱因斯坦提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会影响它们周围的时空结构,而物体则沿着这个弯曲的时空路径运动。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包括:

弯曲的光线轨迹(引力透镜效应)

时间的引力膨胀

黑洞的存在

宇宙的膨胀

广义相对论的一些预测已经通过实验和观测得到验证,例如,引力波的直接探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理解,还为高能物理、宇宙学、黑洞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对于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行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