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飞出了大山,而迎接他的是古朴的村庄。村庄很美丽,这里的绿色更加的丰富,就是少了一点点人气。
因为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进城谋生计去了。而留下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仿佛是为了抵挡“孤独”的入侵。
为了去询问一些信息,方言则装扮成一个行走四方的赤脚医生。
借着看病的由头,帮老人们处理了一些疾病,也收获到了自已想要的信息。
〝知道了,这里叫石源村。王老头的儿子很有钱,孙木匠的手工技艺非常的强,李老三的儿子离过三次婚,王建国的女儿嫁过三个男人,于老四出门嫖娼被抓过三次。……〞
本来方言都只想问个地名的,结果架不住老人们热情,充分发挥了自已的八卦热情。
本来方言是不想听这些的,结果自已的八卦之魂燃起来了,没办法,就听了一些。
不过老一辈,不愧是情报组织专业人员。消息十有八九,包真包假。
那些老人们还热情的邀请方言到他们家里去吃饭。说什么,简直是在世活神仙,什么疾病出手就好。说什么也要让他吃顿饭,以报他的恩情。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方言,他治病不要他们的钱。但这对老人来说不给钱的话,总感觉欠了别人的恩情,总是要还的。
方言也不好拒绝。毕竟他日因今日果,只有到这些老人家里吃顿饭,才能减轻他们心里的愧疚感。
就这样方言在这个小山村待了四五天,主要是他要到每一家都去吃一顿饭,毕竟老人们都很久没有见过这么能干友好的年轻人,他们也就借着不欠恩情的由头,邀请他到家里去吃饭。
方言每到一户老人家,就观察老人家有什么需要。他帮老人劈柴,修理房屋什么他都干,仿佛是个全才。
有些老人还向方言介绍起了自已的孙女。或许是看上了方言能干的性格吧。
但是方圆知道时代已经变了,爱情不再是以前的驴车了。
所以方言对老人说道:不用了,老人家。
老人:是啊,现在的爱情。三天两头不知道为什么?两口子就离婚了。不像我们以前……
方言:那你能说说,你们以前的爱情吗?
老人有些出神,仿佛是想起了自已以前的过往吧。
或许是方言的话题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很乐意向他人诉说自已以前的过往,因为他怕自已死后没有人会知道他的故事。
他怕死后自已留在那个世界上的痕迹会消失。人赤裸着来到这个世界,总要留下一些东西的,这些东西就是他存在过的痕迹。
有些人留下了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人留下了壮丽非凡的事迹,有的人留下了雄浑壮阔的历史,有的人留下他人传颂的故事。
人活着总要创造一些痕迹的,有的将自已的名字刻在景点上面留下了备受他人辱骂的痕迹。有的书写自已的故事,供他人阅读,让他人领略不同的社会事实,留下了自已的故事。
老人向方言说起了自已与爱人的故事。
老人:我们那个时代的爱情很野,也很古板。野的是我们,古板的是我们父母那一代。爱情也并非都是那么如愿的,大多都是搭伙过日子。
我和我的老伴相识于田野,那时候家里种地收粮食, 我们这些小孩也算半个成人吧,要帮着家里收粮食。
而我干的贼起劲,或许是在兴头上面吧,运粮食的时候,我一趟接着一趟的,在家和田里两头跑。
她的父亲得了胃病到我们这边来找我父亲抓药,然后就一直看见我运粮食贼起劲,看着我是个干活的好苗子。当我的父亲给他父亲切了几副中药后,她父亲要给钱,但是我父亲没要,说都是邻居,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吃完没几个月,她父亲的病就好了。
她父亲为了还恩情,就对我的父亲说,咱们结个亲家吧。我看你那个儿子干活挺能干的,正好我有个女儿,结个亲家,刚刚好。我的父亲想到自已儿子多,早解决一个婚事算一个,就同意了。
就这样我们的命运,被我们的父母所决定的。那一年她十五,我十七。
就这一天夜里,我被父亲告知,给我找了一个媳妇。我是高兴的,我还向我的几个弟弟炫耀,小弟还跑到父母那里去,说给他找一个,说大哥有的,他也要有。
母亲对小弟说,你现在年龄还小,等你大了再给你找。小弟说他不管,他就要,然后还在地上打滚。父亲看不下去了,就赏了小弟一顿“竹笋炒肉”,小弟安分了。
而我经常往我媳妇儿家跑,因为媳妇还没满结婚的年纪,等她一到年龄就可以跟她结婚,正式生活在一起。
而我一到他们家里,我就抢着帮她们家里干活。帮他们收集猪吃的,还有牛吃的。
主打一个表现自已,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只要印象分过关,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她是一个女生。所以并不缺乏追求者。但我们的命运被父母所决定。一有异性接近她,我就会驱离那个异性,仿佛是在宣誓主权吧。所以她挺反感我的,所以我努力的做好自已,努力的让自已看上去更优秀,让他觉得嫁给我不是一件后悔的事情。
17岁的我,离成年还差一岁,时间仿佛很慢。当满了18岁的我,发现时间变快了。也不能说时间变快了吧,只能说我的生活变得单调了,变得不再那么丰富多彩了。
时间飞也似的来到了我的20岁,我和她结婚了,我们的彩礼很简单,就一头老黄牛。她们家的嫁妆很丰富,什么都有,有缝纫机,有三开门的柜子,还有梳妆台,还有桌子,以及很多的铺盖。
结完婚的第二天,我就拉着她去领了结婚证。这也从法律意义上,我们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房子很大,住着很多人。父亲将偏房分给了我,从某种意义来讲,我有了独属于自已的房间。
但我不满足,我觉得房间还是太小了。从我的心里第一次诞生出了分家的念头。父亲也分给了我一些田地,让我俩好好过日子。
吃饭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吃,这使得原本很大的房子感觉很小。但这有什么呢?日子还得慢慢过啊。
母亲那一代,婆媳关系都是不好的。她们都有一种欺负儿媳妇的毛病。他们总想打压一下自已的儿媳妇,然后以满足自已的那种虚荣心吧。
但我媳妇儿她是有火气的,她也是个年轻小姑娘,她为啥要听你的。
所以我媳妇儿经常就跟我的母亲她吵架。有一次吵的太激烈了,我媳妇儿都气哭了,吵着闹着要回娘家。
媳妇儿自已跑了。我就跟着她跑,去追她,我说你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从那时候我就知道。她只是一个人,而我们是一大家子。我不护着她,谁护着她?没有她的地方,又怎么能算作是家呢?
为了不让媳妇继续受气,我下定了决心,要分家。但是我跟他结婚才没多久,手里没钱,也根本就盖不了新房。
所以我和她决定,出去打工,等挣够了盖新房的钱再回来。她那时候还怀有身孕,但她依然要跟着我一起去。
路途很遥远,坐车要坐很久,但媳妇怀有身孕,又晕车就一直吐。有时候吞到都失去知觉了,所以我很迷茫,我生怕她因为这样就离开我。
我真觉得自已很没有用,如果我努力一点,媳妇是不是就不用跟着我一起受罪?我在心中暗暗的下定决心,要将媳妇吃的苦,用幸福补回来。
在工作时,我很努力,因为我觉得我努力一点,媳妇儿就少跟着我受罪。就这样,我们在外地打工了四五年。挣够了我们新房的启动资金。
媳妇儿给我生了个女儿,这是我的第二个女儿。女儿很漂亮,也很聪明,二女儿一直是我们带着,经常有人夸她漂亮。大女儿是父亲他们帮着带的。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时,就已经在开始筹划着开始建新房了。
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二女儿经常跑到大女儿面前去炫耀。在她姐姐面前吹嘘自已,多么漂亮多么聪明。大女儿仿佛是继承了她母亲的脾气吧。
大女儿直接就给二女儿的脸抓花了,说让你漂亮!让你漂亮!我看见了,就直接把她们两个拉开了。
或许我们总觉得自已的爱是平等的吧。没有问任何缘由,就把大女儿说了一顿。大女儿哭了跑去找她的爷爷奶奶。
过了差不多一年吧,我们的新房建好了。我们一家子都搬进了新房里面,我们有了属于自已宽广的家。虽然这个家现在看上去还很单调。但我相信以后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媳妇说想要个电视,我没有说话,默默的努力工作,成为了村里第一个买上电视机的人物。
媳妇儿说想要个冰箱,我只是对她微微道没问题。媳妇跟着我吃过苦,她想要什么都是正常的,努力吧。
我们家成为了村里第一个买上冰箱的人家。
媳妇说想要一辆摩托车方便出行。虽然我自已不会开摩托车,但为了媳妇我愿意学。
那段时间,有很多人都开始了开煤厂创业,还有开小卖部的。
顺着这个风头,我也开过煤场,也开过小卖部。但这些都没赚到多少钱。甚至煤厂还亏了一点,在这些背后都有媳妇儿支持我。
现在看那个时候,觉得年轻气盛的自已挺厉害的。那股闯劲是现今的我所不能比的,那股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干劲,仿佛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青年人,所该有的冲劲儿吧。
我说我想要个儿子,媳妇儿也没说什么,也就一直生。媳妇儿给我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但养不活这么多,当时在外地打工,有一个有钱人家,想收养一个孩子然后我就把三女儿送给了他们。
我看见媳妇儿哭了,哭得很伤心,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当第四个女儿出生的时候,他们说把女儿送出去。媳妇说你们敢,我不想看见媳妇再伤心了,不送了,不送了。
小老三是小福星。她出生的时候,我们家的粮食大丰收,她是我的小福星,我怎么忍心将她送人呢?
媳妇儿最后生了一个儿子,在生儿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蟒蛇咬住她。然后儿子就出生了。但媳妇也留下了,怕蛇的这个毛病,这个小兔崽子。
时光很快,自从成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刹住过车。孩子们纷纷长大,都成家立业。
当女儿她们说自已找到对象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自已养了20年的白菜被猪给拱了。所以我开始是看自已的女婿们不顺眼。但还是希望他们把日子好好过下去。不能因为我,而去打乱孩子们该有的生活。
〝我从小时候就告诉孩子们,以后找对象不要将就。因为我知道,我和他们的母亲就是将就了一辈子,然后就凑合了。所以不想孩子们再凑合下去。〞
只要孩子们幸福就好了。但我自已的媳妇儿,却跟着我委屈了一辈子。
我们那个时候的爱情,哪有那么多如意的。大多都是搭伙过日子,或者都是父母的命令,但我还是觉得爱情不是廉价的喜欢。
〝我们时代的爱情都是将就,将就了一辈子也就开始凑合了。或许我的故事并没有多么的精彩,也就是一些陈年往事罢了。〞
老人讲完了自已的故事。
方言:那您老伴呢?
老人吸了一大口旱烟,缓缓说道:去女儿家玩去了,真是可恶,又不带我。
\"方言:您老还是玩的溜啊!\"
时间也来到了晚上,寂静的夜晚,是他人沉眠已久的故乡。望向月亮,仿佛跨越了时空与他人遥望,在这一刻他们的视线交汇在了一起。
方言什么也没说,充当着一位善解人意的倾听者。
方言在这几天听过很多老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很长也有很多的悲欢离合。
方言的路还很长,他有自已的规划和目标。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生活还得继续走。
他想要超越他的院长,也就是王重楼。然后接过王重楼的担子,让王重楼放松放松。
王重楼听见有人在念自已的名字就感应了一下。发现将近三十人在念他的名字。
\"其中有十七人,是想要帮他挑担子的,还有十三人是在求他保佑的。\"
王重楼非常的欣慰,这一届学员非常的有志气。你们快点成长吧,这样我就可以出去旅游了。
[写了3000字,还得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