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早的南中只有四个郡,那时南中四郡是由一些老牌世家把控着的。

后来雍闿、孟获等人在南中起兵造反,才引得诸葛亮派兵前去平叛。几经波折,诸葛亮采用“心战为上”的政策最终成功的平定了南中。那一次,诸葛亮把原来的南中四郡分化瓦解调整为七个郡,并把南征将领李恢、马忠、吕凯等人都留了下来,任命他们为各郡的太守。

这些新兴势力与南中的老牌世家也明争暗斗了好多年,最终才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

云南郡、越嶲郡、朱提郡、建宁郡、永昌郡、牂牁郡、兴古郡,看似是七个郡,其实是由各种不同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张大网。

正是这种互相牵制的政治格局,才造就了南中诸郡几十年的安定团结。

但是,这一次,李原在云南郡搞的事情,彻底的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

不仅各个家族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这件事情还在老百姓中间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很多人拖家带口的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前往投奔云南郡。

这一下,很多人就都急眼了。

朱提郡,朱提城里。

孟、朱、鲁、雷、兴、仇、递、高、李共九家豪门的首领们全部都坐在了一起,商讨着接下来的对策。

这些天,探子一波接一波的已经从营盘山回来了。那些传回来的情报让这些人对朱提城和营盘山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

“今天把大家叫在一起是想讨论一下云南郡的事情。”

最先开口说话的是孟家的孟旭,孟家作为朱提城第一世家,这个时代的全国硬通货“朱提银”的冶炼此时就操于孟家之手。而孟旭作为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住朱提郡目前的稳定局面。

“唉,现在最大的影响就是人口外流的问题。再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家的那些地都要没有人耕种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那儿现在连蛮人都开始有人离开了…”

这个时代,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其实就是人口。如果人口流失严重,那绝对是动摇统治根基的大事。

云南郡的大丰收在南中诸郡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很多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听说了云南郡的事情之后,都纷纷离开了原来的地方,要到云南郡去种地。

对于那些穷苦的人来讲,活下去才是真的。

反正到哪儿都是当牛马,干嘛不到一个能吃饱的地方去当牛做马呢?

“唉,人心涣散啊,得赶紧想个对策啊!”

“要我说,人口流失并不足惧!他云南郡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做到。那个什么曲辕犁,营盘山就有卖的,我们去买上一些回来就是了。回头免费发给那些农户,我就不信,他们还会跑?”

“你说的倒轻巧,买曲辕犁不要钱吗?再说了,此风若长,以后还不知道要把什么送出去呢!”

这些世家家主虽说都是家财万贯,可是你让他们拿出一点点钱来资助一下老百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你说怎么办?”

“这次聚会不就是为了说这个事情嘛,我要是知道,都去干了,还来这干嘛?”

就这样,说话的人倒是不少,但是也没有谁能提出个大家都满意的说法。

“孟家主,这些年来,我们这些人都是以你马首是瞻,我老朱是个粗人,没那么多想法,你拿个章程出来,我们直接照办就是了。”

这时,朱家的家主朱常吉发话了。孟家和朱家世代联姻,一直以来都是共同进退的盟友,关系十分紧密。朱常吉早已明白孟旭的意图了,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力挺孟旭。

朱常吉的话得到了其他家主的响应,他们纷纷表示只要能解决眼前的困局,都愿意听孟旭的。

孟旭微微一笑,说道:“多谢诸位的信任与支持。既如此,那我倒是有些主意。”

“那云南郡能有现在的成就,其实根本原因就不在那郡守府。而是因为他们和营盘山搭上了关系。要是这样,那我们也可以去和营盘山搞好关系啊!”

孟旭的这一番话讲出,在场的人心思马上活泛起来了。

“是啊,我听说那都是因为李家和赵家联姻的结果!”

“哼!他们李家能和赵家联姻,那我们凭什么不能?”

“我那闺女正好到了婚配的年龄了,我这就安排人去营盘山说亲!”

朱常吉有个女儿,听说长相一般,但却非常自恋,长到十八了还没嫁出去。这时听到了联姻这种方式,朱常吉立马贱兮兮的表示自已可以把女儿献出去。可是他刚说出这样的话,就被人给拦回去了。

“啊?我看还是算了吧,你那闺女…回头别把关系搞僵了!”

此言一出,立马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朱常吉的脸上却挂不住了。

你也不看看你有几斤几两,也敢开朱家的玩笑?

“高文海,你他妈的说什么呢?今天这个仇怨我们算是结下了!”

那高家家主一看自已抖了个机灵却把朱常吉旭给得罪了,立马开口道歉求饶。

“朱家家主恕罪,是老朽失言了!老朽在这里与你赔罪了!请你不要和我计较了!”

“哈哈,老高,我和你开玩笑呢,看把你紧张的!”

朱常吉看到高文海告饶,便也没有继续纠缠这个事情。不过,他是个笑面虎,回头肯定会找机会去教训这个高文海。

很快,这些人又开始讨论看谁家有适合联姻的人选。

联姻的思路有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听说我家夫人说过,鲁家有一个孙女长得国色天香。”

“鲁泰,怎么样?你要是愿意,我这就去禀告太守大人,让他从中牵线搭桥,成全你们鲁家一段好姻缘!”

鲁家有女初长成,婀娜玉立俏娉婷。

鲁家的那位孙女,不仅生得花容月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真正的才貌双全。自从快到了婚嫁的年龄,不知道被多少世家子弟和青年才俊们惦记着呢。

这事真要是成了,怕是有很多人要暗自伤神了。

最终,这些世家家主们通过这次聚会,就把联姻以及合作的事情都商定下来了。

别看他们创新的本事不怎么样,但抄作业的本事倒是不弱。

同样的剧情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着。

很快,南中七郡的一些其他郡的大人们就出现在了营盘山,这些人过去都和赵概有过一些交往,也都算是老熟人了。

他们这次来营盘山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和赵家搞好关系。而他们用的方法也都是一样的,就是想和赵家联姻。

不过,这一次,赵概倒是没急着见那些人。

而是去征询了一下赵盘的意思。

可是赵盘此时和李盼儿正处于热恋期,哪儿还有心思去考虑其他的女人?

这就又把难题抛回给了赵概。

“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家?盘儿现在心思又不在这里,这也不好全部都得罪了吧!”

赵概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转头去找南疆帮忙。南疆这家伙胆子大得很,鬼点子又多,说不定能帮他出出主意。

“哈哈,这可是大大的好事情啊!男人三妻四妾岂不美哉,大人何必为此事恼火呢?”

南疆听了此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唉!我也知道这么多亲事上门是好事情,但若是真的娶进家门了,那就是一家人了,到时候肯定不能厚此薄彼。如果家庭失衡,那也并非幸事啊!”

赵概无奈地叹息道。

“嗯嗯,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全!是小人口无遮拦了。”

南疆听到赵概这样说,当下立马改口。

“无妨,无妨!为今之计,还是需要尽快想个办法将此事妥善解决啊!”

赵概知道南疆是无心之言,所以并不在意南疆刚才的调侃之语。

“有了…”

南疆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已的想法。

赵概听后立马觉得可行。虽然是南疆说出来的想法,但是其实这些思路赵盘之前早都已经和他们提过了。

于是,当天下午,赵概就派人将那几位大人又请来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让他们等太久,而是直接在会客厅里接待了他们。

“哈哈,今天将几位大人请来,其实是有一件事情想和诸位沟通交流一下的。”

赵概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十分真诚。

“哦?不知道赵大人说的是什么事情呢?”

其中一位大人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赵概笑了笑,说道:“其实呢,盘儿早就有心想要结识南中诸郡的青年才俊了,只是一直不得便利。这一次诸位的到来,我觉得就是天赐良机啊!”

他将姿态摆得很低,语气也很谦虚。

“我们打算在营盘山书院的基础上扩建为南中书院。目的就是给南中的青年才俊提供一个求学问道之地。不论男女,只要年龄适中,皆可到南中书院读书学习。”

“另外,我们还打算在营盘山上划出一部分区域留给那些想要与我们长期合作的贵客,届时贵处的各个名门世家都可以来我营盘山上置办产业,经营生意。”

“最后呢,就是关于结亲的事情。我觉得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若真是有缘分,我儿能多结下一段好姻缘,那也是我赵家之福!但毕竟是事关到一个家庭幸福,还需要儿女双方真心喜欢才行。”

赵概一口气问出了三个问题,然后静静地等待着众人的反应。

此刻,这些人都在快速的思索着赵概的提议。

“赵大人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那真的是有大智慧啊!是我等之前把这件事情想的简单了…”

“爨大人所言极是啊!”

建宁郡的主簿爨琳最先发言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很显然,赵概讲的这几点远比他们想的联姻要高明多了,正好能解决目前营盘山和诸郡世家的问题。

首先让那些青年才俊到南中书院学习,一方面是方便这些年轻人拉近关系,另一个方面是真的可以从这里学到真东西。

据说营盘山书院里不光有那些文士学者讲学,连那些作坊的工匠们也经常来这里传授本领。

无论男女,只要来这里学习一番,将来回到地方也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再就是允许南中世家在营盘山上置办产业,这不就是想要和世家合作的信号吗?

一旦在这里有了自已的地盘,那想要谈一些合作的事情,还不容易吗?

关于联姻,赵概说的含蓄,其实如果真的没有感情,日后恐怕受罪的只有女方了。

与其那样,不如先安排那些女孩到营盘山来读书。至于能不能结上这门亲事,那到时候就各凭本事了。

他李家的姑娘能吸引住赵盘,可我们家的也不差啊!

思路通达,说干就干。

连夜,这些消息就被他们传回了自已所属的势力。

南疆此时还并不知道自已所提出的这个想法会给南中地区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一个月之后,营盘山就成为整个南中地区的焦点了。

各大世家都派了自已的亲信之人来到这里,甚至有些家主都亲自来了。这些人都想要在营盘山买地建府。

“我要这块!”

“我要这块!”

“我先来的,这一块地我看上了!”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了。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营盘山最后不得不出动大批护卫才将这些人拉开。

“小赵大人,小赵大人,不好了,那边差点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啊?”

“今天突然来了很多外地人,他们驾着马车,带着奴仆要来我们营盘山买地建府。”

这一段时间李盼儿感觉有点压力山大,赵盘就一直陪在她身边,也没有去管其他事情。

谁知道这两天来营盘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光是世家,还有很多的商人。

这些人一听说可以在营盘山买地的消息,直接扛着钱箱就来了。

很快,赵概和南疆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围攻营盘山的竟然会是这么一大帮有钱人。

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