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数日。
陈庆之接到战报:数万大军已渡过黄河,由并州刺史元天穆领军,朝大梁方向开拨。
陈庆之留下两千南兵协助守卫洛阳,率领五千南兵,弃战车,每人背负七天干粮马料,一人两马轻骑,截击元天穆。
黄河。
元天穆站在岸边,看着四万大军缓缓渡河。
他心里很是忿忿不平:平定刑杲,不费吹灰之力;怎么到了和陈庆之交手,居然一败涂地?
这次,终于打听到陈庆之才几千人,现在手下有四万人,五打一,怎么打都有胜算。
他长叹一口气,现在洛阳乃至各地,都把他当作尔朱荣的一条狗,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战绩立威,无法让人信服。本想趁平定刑杲之威,能与元颢、陈庆之匹敌,威势一建,大事何愁不成?
三天后,尚未抵达大梁,元天穆还在梦中。突然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他马上惊起,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卫兵就破门而入了:“王爷,大事不好!南兵来劫营了!”
“来多少人?顶住!”元天穆大喊。
他连忙穿戴甲胄,还没完成,又有几个卫兵冲进来,说“王爷,赶紧跑,南兵攻进大营了!”不由分说,把元天穆往外拖。
这时外面到处是喊杀声,到处是火光,天穆好不容易找到马匹,赶紧骑马往黄河方向跑。
数万人马毫无斗志,一触即溃,数千骑兵直冲中军,如入无人之境。半天之后,除数百骑兵北逃外,其余士兵均投降。
陈庆之留下两千人监军四万降兵,带领三千西走直击攻击潼关的魏兵。当魏兵得知元天穆已败走,在主将费穆带领下,全军投降。
回到洛阳时候,刚刚七天,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数万北魏降兵。
此役过后,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元颢、陈庆之,从梁境至洛阳,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城三十二座,皆克,所向无前。
战神,不外如此!
并州王失败渡黄河北逃!
黄河以南郡县尽归元颢!
皇帝元子攸已经到达黄河以北长子!
晋阳霸府。
在送走元天穆去休息之后,有快马送信,皇帝元子攸已到达长子!
尔朱荣马上派人叫回元天穆,叫来尔朱兆和众位都督,把皇上已经北逃到长子的消息告诉他们,随后宣布,马上勤王,南下平叛!
第二天,独孤信带领五千骑兵,率先出发,尔朱荣随后精锐尽出,带领五万步骑,从晋阳向长子出发。晋阳距离长子三百里,两天后,独孤信已抵达长子,但他并没有停留,继续向南。
是时元彧、元珍孙、元袭带领数万已经归顺元颢的魏兵,正渡过黄河,向北攻击。
元子攸本来听到元彧追击消息,准备继续北上到晋阳和尔朱荣汇合,但是看到独孤信骑兵到后,稍微心安。
第二天,他终于盼到了尔朱荣亲自率领的大军。
当全身武装的尔朱荣跪在元子攸面前叩头时候,元子攸有种劫后余生感觉,此时他还浑身发抖,他连忙拉起尔朱荣,让他马上前去抵挡元彧的进攻。
尔朱荣继续南下,而元子攸留在长子。
尔朱荣问高欢:“都督,这次和上次南下洛阳,如何?”
“禀明公,前南下洛阳,乃是诛太后扶正君,得天下人望;今皇族宗室内斗,明公力扶皇上,但天下人颇怀二心。”高欢说。
“明公,当今人心未稳,三晋未定,明公精锐尽出大举南下,恐并肆人心不稳,拟请族内大家还镇晋阳,以安民心。”慕容绍宗说道。
尔朱荣一言即明。马上命令尔朱天光回晋阳,并让下旨封尔朱天光为并、肆等九州行台,还镇晋阳。
北魏行政体系,除了州府地方官,还有中央指派下来的行台官员,行台权力往往还大于州府地方官。
尔朱荣在准备大战,元颢也没闲着。
费穆从虎牢到了洛阳,凳子还没坐热,元颢骂他为讨好尔朱荣导致河阴之变,数千大臣一朝丧命,随即将他处死。
元彧、元珍孙、元袭等人已经渡过黄河,顺利攻占了河内城,元彧继续北上,元珍孙、元袭固守河内。
独孤信带领骑兵大战元彧,元彧不敌,退走河南。河内,元珍孙、元袭尚未来得及撤退,尔朱荣大军已经到来,数万大军把河内团团围住,已经退守河北的上党王元天穆也带兵前来汇合。
当高欢、侯景等人抵达河内周围,不禁哑然失笑:这城池太熟悉了,上次进京除奸,河内就是作为前线指挥中心,是时高欢作为前锋带领大军到此,细心观察城防,若干地方还是他指导加固。
这次前来,发现城防和之前一模一样,估计这个城防漏洞在哪里,高欢比元珍孙他们更清楚。
河内城防漏洞在哪里?高欢知道就在西边城墙,当时他加固时候时间来不及,没有用石头、青砖等材料,只是用泥土夯实,经不起水泡,而城西刚好有条小河,只要把河水拦腰截住,城墙不攻自破。
当高欢把这个消息告知尔朱荣时候,尔朱荣大喜,连夜派兵拦河蓄水,仅仅两天,河内西城墙就被泡塌了。
元颢的降兵本来就是一群墙头草,哪里有斗志?城破,数万士兵再次倒戈投降尔朱荣,元珍孙、元袭被杀。
元颢北伐大军以失败告终。
洛阳。
元颢是个皇帝。或者是北上洛阳太过于顺利,让他意气风发视乎天下唾手可得。
皇帝是什么?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有了这个感觉之后,对南朝萧衍的心气就来了——心气一改,想法、做法都不一样了。
我是皇帝,为什么还是听另外一个皇帝的?难道我是儿皇帝?
他的好兄弟,元彧、元延明,也不断在身边逼逼:咱是雪山苍狼后代,有横扫天下的孝文皇帝血统,为啥要听萧衍的话?而且南朝一向是帝国仇敌。
对,现在你是靠陈庆之带兵辅助才夺回洛阳的,但是没有洛阳士族支持,你会顺利在洛阳坐上皇位吗?而且,皇帝是天子,上天安排的,可不是陈庆之安排的……
元颢脑子是不大灵光,但是也不至于完全糊涂:这个皇位可是陈庆之抬来让他坐的,元彧也好其他兄弟也好,打不了仗抢不来江山啊,不说继续开疆扩土,就是迫在眉睫怎么和尔朱荣打,都需要陈庆之去干,宗室兄弟,都是饭桶。
不管如何,心里起了其他念头,态度、行动就不一样了。
陈庆之感觉到了,其他南兵也感觉到了。
他找来副手马佛念商量,上策是干掉元颢自立为王,号召河南各地汉族士族前来支援,这个风险更高,皇帝萧衍是否同意,已经有数百年脱离汉家王朝统治的北地汉族士族,是否还有民族大义?
中策是要求元颢同意回南梁请兵,继续派数万大军前来,可保洛阳不至于失守,但风险是能不能扛到梁兵前来,洛阳已经陷落?
下策是基于目前部队,和尔朱荣血拼,如果赢了,北地平复不在话下。但一旦输了,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人、地将尽失。
陈庆之自小熟读诗书,君君臣臣那是天理,自立为王乃大逆不道,万万不可。
于是他向元颢要求回南梁请兵。
元颢初步同意的。但是在陈庆之走之后,猪队友来了,元延明说:陈庆之才来几千人,老哥您已经差不多是个傀儡,如果有更多南兵来,陈庆之就是皇上了,没老哥你什么份了!
元颢一听也是,这有风险啊,不能干,于是拒绝了陈庆之请求。
他琢磨着陈庆之肯定还有直通萧衍的通讯路子,于是也给萧衍上表,说目前局势可控,打败尔朱荣指日可待,皇上不必担心。
陈庆之知道后,沉默了好久,最后说了一句话:“今天如此残局,时也,命也!”
时尔朱荣刚占据河内,站稳脚跟之后,尔朱荣马上派人去接皇帝元子攸前来河内,用御驾南征方式,加强前线士兵信心。
时洛阳附近渡口,北面为北中城,陈庆之为了防止尔朱荣渡河,赶紧带领两千南朝士兵抢渡黄河,占据了北中城;他还安排了三千南朝士兵,和十数万降兵,由元颢领导,固守黄河南岸。
另外元颢还命令士兵,沿河上下百里内,所有船只烧毁。是时水涨,黄河也好似有淮河之险。
元颢、陈庆之基本布局完毕后,尔朱荣率领大军抵达黄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