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高欢埋雷
公元222年,即魏黄初三年、汉章武二年、吴黄龙二年,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被曹操赞赏爱称为“黄须儿”的曹彰,被他的哥哥,也就是当今的大魏皇帝封为了任城王。
这一天,这位任城王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路不明、鬼鬼祟祟的密信,只见信上开头就写着:“致明年即将死去的大魏任城王亲启!”
嗯?!曹彰心头顿时愤怒不已,是谁人这么大胆?竟然如此咒骂自已?
由于好奇,他还是耐心看了下去:“鄙人师从天柱山乌角先生,至于姓名就不方便透露了,今日去信而来,是因为无意间算到了您死期将至,出于缘分,特意提醒一下您。”
天柱山……乌角先生……左慈?!就是那个曾屡次三番戏弄父亲的方士?写信这人竟是他的徒弟吗?
曹彰一向是不怎么相信这类鬼神技法的,毕竟他数次跟从曹操征战沙场,刀下也算亡魂无数,但是对于这位令他老爹都头疼不已的著名方士左慈,他的心里也是泛起了嘀咕。
这人既然号称是左慈徒弟,那么姑且先看看他到底想耍什么把戏吧。
于是曹彰又接着看了下去:“鄙人昨日夜观天象,算出您将死于明年的同一时刻,地点位于洛阳宫内,那么这死因……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曹彰看到这儿,心里陡然一惊,他当然已经读出了这写信之人的弦外之音,既是洛阳宫内……那必然是那家伙的旨意,其实他对于曹丕即位一向是不服的,毕竟他创下的军功完全不是他那位兄长可以比的。
当年曹操亲征乌桓、彻底打崩这一北境草原又一代言人时,站在曹老板身边的,除了张辽之外,就是他曹彰啊。
若是说他想害我,我是完全相信的,曹彰心里暗自思量道,随后他又接着看了下去:“你今年不过而立之年,而且作为常年张弓搭箭之人,身体比起常人来不是一般的康健,若是莫名死于暴毙,那必定是有缘由的,至于什么缘由……黄初元年,你家那位兄长刚即位时,故意刁难你弟弟陈王写的那首七步诗,你应该还没忘记吧。”
当然没忘……曹彰暗自握拳,他也能隐隐察觉到曹丕最近对他府邸的暗中监视也是越来越多了,虽然自他哥即位以来,他就不断被加以封赏,短短三年,他就自万户侯被提为公爵,再到现在的任城王,曹彰心里很清楚,把自不过是他的皇帝哥哥麻痹他的手段而已。
“我还可以告诉你的是,你们家那位极为聪慧、年少成名的曹冲,并不是被蛇咬死的,而是被你们大魏当今的皇帝亲手害死的!”
什么?!!冲弟竟然是被……看到这儿,曹彰顿时大惊失色,怎么会,父亲不是早已查明冲弟的死因就是被毒蛇咬死的嘛……
“曹冲仅仅是因为受到了曹操过度的喜爱,曹丕就能不顾手足之情如此狠下杀手,而原因不过是他威胁到了曹丕的继承权而已,虽然他现在已经成功当上了你们大魏的天子,但你觉得他真的会轻易放过你吗?须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这位他人,又是一位同样有着宗室血脉、而且军功赫赫的曹姓之人?那位一心钻研于文章,不问军政之事的陈王,都受到了所谓七步诗的压迫,更何况……是你呢?”
读到这里,曹彰的内衫早已浸满了冷汗,若果真如此,我该怎么办?!
他连忙看了下去,只见信上写着“要想活命?那就好好照我说的办!”
另一边,代郡城内,身为鲜卑首领的轲比能,也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函。
轲比能,汉末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其以勇健、断法公正、不贪财物而为被推为鲜卑各部落大人,据有代郡、上谷一带,称雄于漠南。
其自曹操北征一战打崩乌桓后向曹氏进贡表示效忠,魏文帝曹丕时,轲比能受封附义王。
轲比能在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魏国干涉,屡次遭到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有贰心,经常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
此后,轲比能的部众变得强盛,控弦十余万骑,危害于魏国边境。
其每次钞掠所得财物,轲比能都公开透明地做好均平分配,所以得部众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
这样一位钉在曹魏北方,实力强大、又能施威信于部下的人物,如果能利用好,将会是分化瓦解曹魏兵力的一大助力。
因此在原本历史上自然便吸引了诸葛亮的目光,在北伐时,卧龙先生也曾联手轲比能,只是可惜该计划遗憾破产了。
轲比能拆开信件,只见那信上开头就是一句:“想要入主中原?我能助你!”
嗯?轲比能心下一奇,但随即便是满脸不屑:“哼!大言不惭!”
话虽如此说,但他也没那么傻,没真的一把撕了信函,随即又看了下去:“致即将握有幽云的鲜卑之主亲启!鄙人乃天柱山乌角先生之徒!近日闲时曾偶算过这天下大势,看出鲜卑主有大鸿运将至,颇有乾卦飞龙在天之象!”
嗯?这番话倒是说得轲比能心中大悦,乌角先生?就是那个曾经戏耍过曹操很多次、名叫左慈的方士?听说他算卦确实很准的,这人既然是他徒弟,实力应该不差吧。
最主要的,是那入主中原、握有幽云、飞龙在天说到了轲比能的心坎里,须知虽然他们游牧民族首领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能一统各大部落,但是还有一个终极心愿那便是对中原地区的窥视。
入主中原是他们刻在基因里的执念,但伴随着的也有刻在骨子里的深深恐惧,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被一个男人率领两大战将狠狠爆捶过……游牧民族真正能实现这一执念,那还得等到百年后的五胡乱华时期,才有那么一点天赐的机会。
三百多年了,漠北草原上的代言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现在终于轮到我再现匈奴帝国当年的荣光了吗?!轲比能心里暗自想道。
“想要成为漠北入主中原第一人,继而青史留名?那就好好按我说的做!”
再一边,有着“三国第四国”之称的辽东公孙氏这里,上任辽东太守公孙康之子公孙渊,同样也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函。
辽东公孙氏,自公元190年,玄菟郡小吏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以来,这三十多年间公孙家爷孙三代皆在辽东经营,继公孙度将辽东打造成半独立的侯国政权之后,其子公孙康继承他的遗志,大破高句丽,势力深入朝鲜半岛,并设立带方郡,公孙康面对此时已经从中原修罗场杀出来、制霸整个北方的曹操,没有与之结恶,而是表示臣服。
当时间线来到曹丕称帝之初时,辽东公孙康病死,由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年幼,所以其位便传到了其弟公孙恭的手中,而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晃则被派到了魏国作为人质。
不过等到了公元228年,即魏太和二年,公孙渊便取代自家叔父自立,此时仅在位六年的曹丕已死,大魏守护帝王、一代守成明君魏明帝曹睿即拜公孙渊为杨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时,其统有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其地北与夫余(高句丽、鲜卑)相接、东至朝鲜中部地区、西至滦河、南尽海,兵力数万人,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渐渐的,公孙渊不再满足于臣服曹魏,隐隐有了贰心,他本人又傲慢无礼,狂妄自大,丝毫不把曹魏放在眼里,对曹魏派出的使臣傅容等人肆意侮辱,口出恶言,使得曹魏对公孙渊更加不满,双方关系再次走向破裂。但因诸葛亮和陆逊的北伐,使得曹魏暂时顾不上辽东。
到了公元237年、即魏景初元年,诸葛亮已经去世,东吴陆逊也暂时停止对曹魏的骚扰,曹魏政权终于腾出手来,准备消灭公孙渊,同年,魏明帝派遣将军幽州刺史毋丘俭讨伐辽东。
但可惜毌丘俭被公孙渊击败,战胜后的公孙渊更加得意,干脆自立为燕王,定年号“绍汉”,自诩为汉朝正统,设文武百官,后来,魏明帝曹睿无奈,只得启用了一直提防的司马懿老先生,司马懿的水平自然不说,成功灭了公孙渊,平了辽东叛乱。
此时此刻,对于公元222年的公孙渊来说,距离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还有六年时间,但他已经看他那个坐在他老爹原本位子上的叔父很不爽了。
公孙渊拆开了那封神秘信函:“致即将成为燕王的辽东之主亲启!”
第一句话,就直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高欢这边,身在襄阳城内的他估摸着自已发出的四封信应该已经分别送到了对方的手中。
这四封信中,只有唯一的一封会有回信,而此时,回信已经到了他的手里。
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话:“神武兄虽年纪轻轻,但胸中见识已是不凡矣,竟能和我想到一处,我已经派人前往雍凉二州了,足下放心,此举必成!”
“真不愧是丞相,就是给力吖,交给你我当然放心!”高欢不禁对诸葛亮的行动力啧啧称赞道。
“好了,接下来,曹丕啊曹丕,我给你埋的这些雷,你接得住吗?哦对了,还有一步,没有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