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走向九叔:“师父,任老爷家的管事找到了我,想问问您有没时间帮忙迁坟。我今晚回镇上时,会顺路去任府回复。”

九叔轻轻地摆了摆手,表示同意,接着说道:“张姑娘暂时居住在义庄。你今日可带她去镇上,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与衣物。”说着,他从衣袋中掏出数枚银元,交给秋生。

l民国时期,省镇的教师工资较为优厚,可达40至60银元,然而,乡村教师的收入却十分微薄,仅有7至8块银元,还经常遭遇政府拖欠。一般劳力工作者的收入大约为30至40银元。农民们劳作艰辛,收获后需向地主交纳五至七成的收成,仅仅勉强维持家用。因病不敢求医问药的情况屡见不鲜。

所以面对九叔的慷慨解囊,张雅内心深受感动。但她也有自已的物品可以典当,因此再三推辞。

九叔神情认真地说:“你先用着这些钱,以后有再还我也不迟。”

面对九叔的坚持与善意,张雅无奈只好接受,感激地说:“好吧,谢谢您,道长。”

秋生的脚踏车上,她坐在后座,微微调整姿势以避免两人的身体接触。

秋生笑容满面自信地转向张雅说:“张姑娘,如果你觉得晃,可以拉着我的衣服”

张雅尴尬地笑了笑,回答道:“这样坐着就好,多谢你了。”

见张雅没有多说话,秋生也不再打扰她,心情愉悦地哼着歌,骑车穿过树林。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他们便抵达了镇上。

眼前一座座红墙白柱的古老建筑,喇叭播放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

进入主街道,满眼的复古建筑映入眼帘。华国戏院、日报社、国民政府、平安旅馆以及理发馆等店铺与现代社会风格迥异的店铺交织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方那座四层楼高的西式茶楼,正是电影中任老爷邀请九叔品饮西洋茶的场所。

跟着秋生的脚步,来到华振百货商店。秋生带她走向旁边的广兴成衣店。

店内,一排排旗袍以各色花式呈现,旁边摆放着叠好的布料供顾客挑选。张雅挑选了一套新式宽袖女装,一套袄裙,两套裤装,便付钱。

记住价钱后。两人便来到典当行。

透过铁窗,张雅抬头望去,与老伙计对视。老伙计询问:“您打算进行活当还是死当?”

张雅回答:“死当。”

死当所得的当金较高,而活当还需要收取利息,她认为不划算,因此并不心疼选择死当。

老伙计点头,随后对张雅的手镯进行重量测量和金子的纯度。他告知张雅:“姑娘,当前一两黄金为240银元,我们典当行给您的价格是1两200银元。您的这对手镯贰倆八钱,总价为480银元。”

听到这个答复,张雅不禁皱眉。心里明白,民国的金器含金量与现代有所差异,但典当行给出的价格远低于当日金价。于是她对老伙计说:“老人家,我的手镯金子可比您店里的许多商品高,但您给出的死当价格实在过低。”

老伙计心中暗自盘算,原以为她是不懂行情的大小姐,可以从中获利。

他叹了口气,解释道:“小姐,您别误会。最近北方有位大帅频繁征战并抢夺大量金银财宝,近来我们也收到了许多典当的金器。而离这最近的典当行也需要骑车两个时辰,来回可就浪费一天时间。东家设定的价格,老头子也不让你多跑一趟,一两金额外加20元,您看如何?”

“大炮一响,黄金万倆。老人家应该比我更懂这个道理。”看了眼老头,拿起柜台上的手镯,便转身离开。

“呃,小姐,小姐,你慢点。这价格还可以商量,您倒是别走的那么快啊。”老头从里面贴近窗口急匆匆道,声音仿佛被按了快进键。

“225!!!小姐,你回来啊,小姐!!!”现在金价一天比一天高,自已私压下这对镯子,说不定过几天就能回2成本。

张雅停住脚步,回头把镯子递给他。心想:要不是别的典当行离得太远,她是不可能在这典当的。先把金镯子当了,换点钱做生活费。那钻石等有机会再看看情况卖不卖吧,反正是不可能来这卖。

老头手脚利落写好当条,签上自已名字盖好当铺印章后递给张雅,张雅看完签上名字。一式两份,交付完当金就转身离开。

秋生坐在门口脚踏车上,静静地等待着张雅办完事情。他没有多问什么,只是默默地带着她前往百货商店。

张雅走进商店后开始挑选自已需要的物品。

她发现这里不仅有民国版内衣小马甲,还有从香江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胸罩”。虽然这洋货价格比普通衣物贵了好几倍,但张雅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了两套换洗的胸罩和一套晚上睡觉穿的马甲。此外选购了一些生活用品,如牙粉、牙刷、布鞋、毛巾和水杯等。

逛着逛着,张雅看到了一个卖香烟的柜台,想起九叔偶尔会拿出烟枪抽上一口。她决定给九叔买些香烟,起码香烟比烟丝要淡上不少也健康一点点。经过一番挑选,两包飞马牌香烟,花费了四分钱。同时,她还买了一些糖果和饼干,总共花费了二元五角。

随后,张雅请求秋生带她去市场买一些食材。他们买了二分钱的猪肉、一条青鱼、一些生菜、二十几颗鸡蛋和几个苹果。最后,他们又买了一打荷兰水和一壶米酒。就这样,两人满载而归。

回到义庄已是下午时分。

张雅从口袋拿出一分不少的钱,连同香烟微笑着塞进九叔怀里。

“道长,我身上有钱,这段日子还需要麻烦到你们。你可千万不能对我客气。”

九叔“你放心,总会找到家人的,我已经让村长查是哪家有外来的亲戚朋友没找到。”

拒绝了秋生和文才的帮忙,张雅在厨房忙碌起来,开始准备晚餐。

义庄的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此起彼伏,弥漫着温馨的气氛。

九叔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看着文才秋生不知又跑哪里疯玩了,心中有些许无奈。他看着张雅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气小姐样,担心应付不来厨房的工作。

背着手,缓缓地踱步到厨房门口,看到她站在水池边,她站在厨房里,美丽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恼和纠结,手里紧握着一把锋利的刀,准备宰杀那条活蹦乱跳的鱼。

他轻轻一笑,踱步过去,伸出手接过刀说:“我来吧!”说完,熟练地把鱼头敲晕,然后迅速地刮鳞、开膛破肚,动作一气呵成。两人分工合作,相互照应,场面温馨和谐。

晚餐时分,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红烧肉炖得恰到好处,鱼肉鲜嫩多汁,还有嫩绿的蒜蓉生菜和香气扑鼻的鸡蛋炒饭。

张雅将米酒倒入九叔的杯中,将荷兰水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她举起酒杯,眼中满含感激之情:“谢谢各位对我的帮助,这顿饭希望大家能吃得开心!”说完,她微笑着与众人碰杯。

九叔和其他人纷纷回应,随着一声清脆的碰杯声,大家开始享受这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

晚餐结束后,张雅坐在院子里,感受着夜晚的宁静。月光洒下,照亮了整个院子。秋生骑着他那辆脚踏车,匆匆赶往县城姑妈家。而文才则被九叔叫去帮忙洗碗筷,一边走还一边抱怨着。

张雅转头看向九叔,轻声问道:“九叔,您在这里住了很久吗?”

九叔点了点头,感慨地说:“是啊,已经很多年了。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也算是我的家了。”

张雅好奇地问:“九叔,您为什么会选择住在这里呢?这”

九叔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我小时候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为了学道跟着师傅离开了这里。学成归来还是选择这里当成了自已的道场。这里的村民都很好相处。”

两人继续谈论着各种话题,不知不觉间星星点点的繁星在夜空中闪烁。

九叔突然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时间不早了,明日我还需到县城,张姑娘你也早点休息。”

张雅连忙起身,向九叔:“我也要回去休息了。晚安,九叔。”

九叔微笑着点点头。

张雅转身走进房间。夜晚的村庄格外宁静,只有微风轻轻吹过树梢的声音。张雅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