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听信谗言,裁减京营,不给我等活路,今日必要讨个说法!\"
\"我等投身行伍十数年,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方才换来这一身残躯,小皇帝竟要卸磨杀驴,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弟兄们,随我去承天门外,讨个说法!\"
原本静谧无声的营地中,此时已是火光冲天,十数名状若疯癫的士卒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朝着不断自营帐中钻出面面相觑的袍泽呼喝道。
虽然觉得眼前骤然炸响的呼喝声颇有道理,甚至于不少人生出了同仇敌忾之感,但积年累月养成的规矩,仍是没有人率先响应。
深夜,哗变,啸营,讨饷,天子..
这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就算是平日里再木讷的士卒也是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更别提近些时日各自的将官多次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切勿随波逐流。
\"这些人,好似有些眼生。\"
随着火光愈发冲天,急促的呼喝声也愈发凌厉,许久未曾有反应的神枢营将士们终是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他们虽然同样对天子\"裁减京营\"的行径十分不满,甚至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却更清楚眼前这些状若疯癫的士卒是在干什么。
这些人分明是打算趁着夜色哗变啸营,甚至还打算前往承天门外\"逼宫\",如此行径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都是些勋贵府中的家丁,平日里最是趾高气扬,少有在营中当值的时候。\"
很快,便有人认出了眼前这群士卒的身份,眼眸中的警惕愈发浓郁,只觉自已怕是卷入了一场阴谋。
\"尔等执迷不悟,本将不怪你们,但也不要阻拦我等前往承天门外讨饷,速速让出道路!\"
就在诸多神枢营士卒窃窃私语的时候,于篝火处\"慷慨激昂\"的士卒们突然迈步脚步,径自朝着营门的方向而去,其中为首者赫然穿着游击将军方才有资格佩戴的甲胄。
许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威慑力,这为首的游击将军竟然咣当一声抽出了腰间的佩刀,其身旁的士卒也是同样紧握兵刃,眼神很是凶狠,大有一言不合便暴起伤人的架势。
彼此对峙了半晌之后,在诡谲的气氛中,终是有神枢营将士默默让出了道路,漠视这群明显是\"叛军\"的士卒扬长而去。
在这个过程中,竟陆陆续续也有人加入其中,似是浑水摸鱼,似是同仇敌忾。
一时间,神枢营内的火光声及喧嚣声震天动地。
不过就在一行人即将推开营门,消失于茫茫夜色的时候,神枢营武将周遇吉终是姗姗来迟,一脸冰冷的盯着眼前的上百名乱兵,心情很是凝重。
光是这一处营门,便有上百名乱兵,余下三处营门的情况只怕也是大同小异,而这还是由自已亲自坐镇,整饬多日的神枢营。
至于相隔不远的五军营情况,定会更加糟糕。
\"天子圣谕,犯上作乱者,立斩不赦。\"
\"尔等即刻回应,本将可从轻发落!\"
就在两方人马彼此对峙的时候,神枢营武将周遇吉便是猛然上前一步,如鹰隼一般的眸子,在眼前叛军为首者身上掠过,眼中满是寒意。
抚宁侯及恭顺侯倒是好手段,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还能蛊惑如此之多的士卒。
\"发落?!\"
\"本将用你发落?!\"
只片刻,一道气急败坏的呼喝声便于叛军中炸响,只见其为首的游击将军猛然挥舞起手中的长刀,朝着眼前的周遇吉砍来,引得一片惊呼声。
他十分清楚自已眼下的行径,与史书上的\"乱臣贼子\"没有半点区别。
早在他走出营帐,推翻篝火的那一刹那,便没有了退路。
但那又如何?
抚宁侯早已允诺,事成之后便会将其调往宣府,那里的情况比之京营还要复杂百倍,纵然是朝廷也难以插手。
这平平无奇,毫无油水的\"游击将军\"他早就做腻了,只要杀了眼前的周遇吉,他便能领着麾下的叛军消失于茫茫夜色之中。
届时,这些毫无主见的叛军便会被有心人引导前往承天门外讨饷,而他则是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噗!
就当神色疯癫的游击将军挥舞着手中长刀即将行至周遇吉身前之时,迟迟没有反应,如同呆滞一样的周遇吉便是上前一步,将手中长枪直接刺向其胸腔。
一瞬间,金属刺入肉体的声音便在诸多手足无措的将士耳畔旁响起,空气中的血腥味也是浓郁了不少。
砰!
生机迅速流逝的游击将军轰然倒塌,眉眼间满是不可置信之色,好似有些无法接受现实。
\"尔等速速归营,本将既往不咎!\"
瞧着不远处面面相觑的\"叛军\",周遇吉毫无感情的声音再度于空地上响起,如同催命一般。
但不知抚宁侯究竟许给了这些士卒何等好处,除却中途加入的部分士卒见势不妙,偷偷溜回营地之后,仍有数十人神色疯癫的朝着周遇吉所在的方向扑杀过来,扬起漫天烟尘。
\"自作孽,不可活。\"
轻轻低喃一句,周遇吉便握紧手中长枪,准备迎敌,而此时随同他一同至此的将校们也终是反应了过来。
不待周遇吉下令,便是主动冲了出去。
场中这些叛军,大多是平日里跟在勋贵身旁逞凶斗狠之辈,或许对付城中的青皮无赖还有些手段,但是对上终日在军营中操练的将校们却是显得有些不够看。
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营门附近便是多了数十具尸首,随同周遇吉至此的将校们除了气喘吁吁之外,倒是没有出现伤亡。
\"尔等各回营地,关闭营门,约束士卒。\"
\"犯上作乱者,立斩不赦。\"
丝毫没有理会眼前这群倒在血泊之中的叛军,简单擦拭了一下脸上的血污之后,周遇吉便是疾步朝着营地外间走去,并扭头朝着身后的两名武将吩咐道。
虽说他平息了此地的骚乱,但此时身后营地中仍传来若有若无的喊杀声,料想还有叛军作祟,当即刻派遣左掖和右掖武臣回应坐镇。
\"遵令。\"
事急从权,两位经验丰富的武将闻声没有半点耽搁,便是各自领着亲兵,转身返回营地。
至于其他将士,则是紧紧簇拥着周遇吉朝着不远处的五军营地而去。
相比较由自已坐镇的神枢营,料想人数更多的五军营,方才是今日\"哗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