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娘是大姐
经义不难。
只是考核秀才们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燕来客早已经倒背如流。
而且曹府的四书五经都有注解,主要是老夫子为了方便教学。
策论和经义做完。
燕来客放下笔活动一下。
见周围好多公子哥抓耳挠腮。
还有人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
燕来客暗自腹诽。
有那么难吗?
随便编几句,发表一下看法不行吗?
经义你就照原文加几个字抄一遍,也不至于交白卷。
诗赋更简单,可以写词,连押韵都不需要。
其实词作大部分也押韵,有的押平韵,有的押仄韵。
各种词牌名五花八门,有一千多种。
一辈子也未必能学完。
第三题,作一首诗词,诉说思乡之情。
这题太简单了。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最通俗易懂的五言诗。
里面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燕来客想到一首词。
元朝马致远写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燕来客提前交卷。
监考老师有些眼熟。
大宋不叫监考老师,而是称之为座师。
房师是批改试卷的老师。
能不眼熟吗?不就是第一次跟在太子后面的下人吗?
原来不是下人,属于东宫幕僚。
燕来客当时也没在意,所以没什么印象。
座师顾长林本是翰林院大学士。
宋太宗病情加重,所以把他派到东宫辅佐太子。
可以说现在选拔人才全部都是为了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顾长林必须为太子把关。
而燕来客就是太子反复提到的人。
顾长林接过试卷就看起来,慢慢竟然有些着迷。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观点,对经义的理解也截然不同,有些地方甚至给出多种解释。
短短一首词,只是用几样东西,几个场景,就表达出浓浓的思念。
好词不需要长。
简短又优美的词更是万中无一。
有时候,一句话甚至能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作。
房师和顾长林都来自翰林院。
顾长林把燕来客的试卷放在最上面。
“太子的眼光真好,的确是个奇才。”
房师心领神会。
批改试卷时也频频叫好。
考试结束,燕来客第一时间回家。
家里正在盖房子,乱糟糟的。
曹苗容竟然也在,和老娘说说笑笑挺开心。
“儿子,考的怎么样?”
“大姐,望天收吧,看考官的心情。”
“没大没小,叫谁大姐呢?”曹苗容两手叉腰。
“我一直叫我娘大姐,怎么啦?我娘这么年轻漂亮,不是大姐是什么?”
“鬼扯,你叫大姐我叫什么?”
“你该叫啥叫啥,喊娘都行。”
曹苗容脸一红,捏着衣角不说话。
何淑容一瞪眼,“掌嘴,叫什么娘?又不是我儿媳妇。”
曹苗容脸更红了。
燕来客也反应过来,马上打了自己一巴掌。
“对不起,说顺嘴了,你还是叫阿姨吧。”
曹苗容反而怒目而视。
啥意思?
不让你叫娘也生气?
莫非这丫头想给我娘当儿媳妇?
燕来客吓得一哆嗦,连忙转身就走,先去看看自家生意怎么样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