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递我们都很清楚,无非是三个步骤:
信息的发出,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接受
放到小说里就是,作者将自已脑海里的故事写成文字,然后这些文字被读者看到,读者的大脑再整合信息。
那么很明显,作者和读者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等的,一模一样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所以会出现,很多时候作者和读者并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情况,这就是作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了。
因为读者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是读者的基数足够大,则什么样的读者都会有,作者不可能在读者接收信息这一环节做出努力。
另外两个环节,在网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我觉得分别是作者的能力,以及作者的文笔。
在信息的发出中,作者如果漏了什么,读者是完全接收不到的,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自嗨,这一般是新人作者会犯的错误,而老作者的爽点阈值太高了,很多能让读者高兴的情节在他们看来平平无奇,而不被他们所选择,所以在信息发出的时候,被选择的信息恰当就非常考验作者的能力。
信息传递的载体是文字,有的时候,并不出彩的故事也能让高超的作者讲的十分有趣,这个看的就是文笔。还有就是信息准确的传递,文字能准确地表达,这也是文笔。
当我们知道读者和作者的信息不对等之后,我们就能解释很多问题,以及努力地解决他们。
比如,作者有时候会为了一个情节在颅内高潮,但是今天更新的两章,烂的读者一点看的欲望都没有。
很像严肃文学,不认真看完全篇,永远不知道亮点在哪里。
但是网文是日更的,需要做到的是每天的更新都抓住读者,这种时候作者自嗨,就是自已爽了,但是读者完全看不下去。
还有就是信息的缺失,明明作者自已都觉得写的非常好,但是信息传递的时候,由于作者的失误,漏了关键的信息,导致读者接受的时候爽点降低,甚至是毫无体验感。
比如震惊流,很多作者很少写路人震惊的反应,但是实际上他们脑海里已经过了一遍了,有可能是因为震惊流让他们对这种啰嗦的写法反感,但是读者接收的时候缺少了这部分信息,又没有脑补的话,作者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废稿:
“你找茬是不是?华强派过来的?”
老板也看出来了左明就TM不是一个正常的客人,抄起西瓜刀就插在了菜板上。
哪曾想,左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顿时吸引周围人的目光。
本来老板就是没生意才会和左明浪费时间的,被左明这么一搞,人是多了起来,但生意是做不成了。
“丢脸。”
精神世界中,左冥扶额低骂,他是真不好意思同左明顶着同一张脸。
就在这时一辆宾利停在了路边,胸怀宽广的便衣女子下车跑了过来,围观的群众都自觉地让出了一条道:
“哇!宾利!如果能让我开上宾利,就算让我娶了那个美女我也愿意!”
“你是一点亏不想吃啊!”
“这西瓜摊老板怎么还动刀了呢?”
“我刚刚离得近,好像是这小伙子说老板骗他。”
“这老板也太坏了,难怪没生意。”
“就是,能把一个大小伙子逼哭,这老板到底是有多过分啊?”
“……”
周围人的话语传入了西瓜摊老板的耳中,他涨红了脸却是进退两难。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是吧?他也没料到左明一言不合就坐地上撒泼啊!
这么多人围着,他现在真动手也不是,让左明继续滚地上撒泼也不行,他生意还做不做了?
“少爷,您”
……
才写到第三章,我的内容就完全偏离了简介,我并没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想好,因为我在脑子里想会忘,写出来就像现在这样,完全偏离了原来的主线。
偏离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变得不好看,我有八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会扑街。
网文的确是个需要技术的手艺活,而且这门技术你没有师傅,也没有任何工具书,有的只是不成系统的前人经验。
作为读者的时候,文字能让我得到信息,身为一个老读者,我能轻松地判断哪些信息更合格。
但是作为作者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脑海里的思绪乱成一团,不是有网文那样的文字,出现一行我打一行,不是这样的。
我可能先想结果再想原因,我可能写着写着思维跳跃,很多时候你看着简单的小白文,真要你自已写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下一行,我可以有三四种写的东西,他们又都不太好以至于我不知道写什么。
我还常常将想写的漏掉,后面回头却发现没有可以插入添加的地方。
拗口的句子改掉,读者需要的是通顺的文字,或者更不负责一点,读者需要的就是小白的文字。
如何用最小白的文字,讲好故事,这个很重要。
期待感,小的我还没理解,大的大概就是,如果你的书里出现了一把左轮手枪,那么三章之内,这把枪一定要响。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期待感。
你写主角受辱,读者会希望扮猪吃虎打脸回来。
你写主角家破人亡,读者会希望主角报仇。
你写一个新人物事物的出现,读者会想要了解其背景。
这算多大的期待感?
那么小的期待感呢?
是每一句,每一段都吸引着读者继续阅读下去,迫切地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不想你讲故事讲到一半停下来?
我想的大多是大框架的大纲,但是我并没有学会如何让每一章吸引读者的兴趣。
我以前是高潮不停歇,让高潮失去了应有的冲击力,可是现在是我想铺垫,但是完全吸引不了读者,这些铺垫都是无用功,甚至支撑不到我写到高潮。
这可能就是每位作者自已的绝活了,教不了,学不来,没有系统的体系,只能自已悟,对着前任不知道是对是错的经验。